才說完,後頭又有兩個都說要跟著奶奶去太元觀。
後說話的兩個丫鬟也是姜彤從青陽郡帶過來的。
她們當初被姜彤買下,調教了一段時日後就讓跟著奶孃一起照顧八月,這幾年下來也沒出什麼亂子,都是聽話懂事的。
姜彤聽她們這麼說也著實鬆了一口氣,畢竟八月還小,離不得人,如果現在換人,小孩子不適應也是麻煩事。
好在這幾個都還心甘情願跟著她,如若不然,盡管手上雖有她們的賣身契,但若這些年歲不大的姑娘主觀上不願,就算勉強了她們,再讓她們照顧八月又豈能安心?
剩下的一些人,都是過來京城才買的或是妃給的。她們個個低著頭,顯然是表明態度,不想跟著姜彤走。
這也是人之常情姜彤並不生氣,有身契在她這裡的之後一併交給王妃就是。
至於外院的十幾粗使丫鬟就更不說,原就是王府的人,她也從沒打算要。
所以就是帶喜兒她們四個,姜彤想了想,那太元觀不知是個什麼地方?要去陌生的地方,身邊只帶幾個丫鬟,她不放心。如此就打算把阿貴元寶一同帶上,阿貴是個難得的好孩子,這兩年又長大了,身板壯實能會道,性子最是活絡不過,但很衷心。
他們倆一直是給姜彤跑外頭的事,現在姜彤要去太元觀,手上沒人更要帶著,她去了那道觀,手下的生意還得繼續做呢。
再則帶上兩個男僕也壯膽,別出門在外叫人欺負了。
安排好了人員問題,再就是她的家當問題。
事情既已無法更改,姜彤不是會哭哭啼啼等到時日子等人家直接把她送去道觀。
到時候身上啥也沒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哭都沒處哭。
時間不多,當然是要盡快收拾。
還好來京中時日不長姜彤沒來得及置什麼産業,田地鋪子都沒有,倒省了不少事,不然就這兩三天功夫,還真來不及處理。
往妝奩上一瞧,姜彤又嘆了口氣,她首飾有好幾匣,女人哪有不愛美的,姜彤也一樣,她內個月都要添置個一兩支頭釵或者耳墜耳鐺。
還有王妃送的,盧景程的送的。
大大小小的匣子一併拿出來,全開啟,金簪子金步搖玉簪子,各色手鐲項鏈,不整理不知道,她首飾真不少。
卻兩天後就要去當道姑了。姜彤不自覺想了想道姑的形象。
大概是要束高冠穿道袍?
金銀等首飾以後怕是用不上,各種漂亮鮮豔的裙子大概也都絕緣了。
如此,姜彤忍不住再次在心底將那皇上再罵了幾遍。
叫來喜兒和慧兒,讓她倆把自己的首飾釵環全部拿去當掉。
喜兒一聽差點又要哭出來,慧兒也是紅了眼眶。
聖旨下來之後姜彤在她們面前一下都沒失態過,該如何如何,鎮定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