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縣算是比較富裕的縣城,經濟發展得蓬勃茂盛,是因為臨著西京大運河,水運發達,交通便利。
相對於其他內陸偏遠地區,這兒的百姓日子過得不錯,至少沒得說有餓死人的。
姜彤之前就知道這邊有運河,出行能坐船,不過她一次也沒往碼頭去過。
這天來書肆買書,因為老闆熟眼熟了她,見她最近經常過來,買的都是一些正統正史又或者大家名著,正好,他這裡剛過來一套新當世大儒編撰的叢書,就順勢給姜彤推薦了。
“賀姑娘,這套書是前些日子才從京城過來的,可不少人買。京城那邊出了大半年,只咱們這離得遠,最近才到貨,不過好書多早買都是不晚的。”老闆笑呵呵,說話間手下已是拿了一套出來,遞給姜彤看。
姜彤順手接過。
一套書共有三冊,藍皮黑字,裝訂精緻整齊,相較一般的書籍來說要略厚上一點。
姜彤到來一兩頁,看看是誰編著的,自己目錄的簡概。
她最近補了不少當朝資料,名人官員都研究了一遍,再去看作者落款,還真是個名人,是真大儒。
書肆老闆暗暗觀察姜彤的面色,覺得她應該是滿意的。
心中在一次嘖嘖稱奇
道是為何?因為這個姓賀的姑娘實有些獨特,就某方面來說。
一般來講,時下女子,甚少或者說幾乎不會去看這些個正統書籍,像是史書,四書之類的。
京城這種地方情況不同先不提,只說萬安縣,就是個小地方,本身女子讀了書識字的寥寥無幾,就算有那個把識字的,多半也是從小看女則女戒這些,這在正常不過,許多古板刻板的家族,通常令女孩從小熟知背誦這些的,用以規範自身行為。
就算不說女戒女訓這些,詩經詩詞這類書總要好上一些,也是女子大多選擇的一類。
書肆老闆訊息來源多,長期於書籍打交道,知道得多。
所以他才會認為姜彤獨特,第一類不用說了那些教導女性的書,賀姑娘自來他這書肆就從沒瞟過哪怕一眼。詩詞看過,那也是堪堪掃閱一眼,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賀姑娘買書看書確是和其他女人不同,甚至比大部分男子能廣泛開闊一些。至少老闆他這裡的情況,男子買的都是科考有關書籍,四書五經這些。
賀姑娘刨除不喜歡的某類,完全就是五花八門。
不過最近倒是偏向歷史書籍。
大家閨秀和普通人家的女兒受的教育其實是天差地別。
就拿讀書識字這一塊來說,社會上,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最普遍人數最多的那一類,不說女子,男子也一樣,少。
所以能表社會狀況永遠是最底層,因為他們是社會的大多數,百分之九十。
最頂端的永遠是最少數。
在京城,最上層的一個圈子,女子接受的知識其實很廣泛,並不像社會底層,對女子束縛很重,或壓根沒有學習的機會。尤其是名門世族,煊赫之家,高位之官,哪一個不注重後代子孫的培養。
女孩也一樣受教育,只除了她們與男子學習方向不同。
男子自然學的是正統知識,習的是經世治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