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從山門開始, 先後依次排列著靈宮殿、呂祖殿與三清殿。東北方向為:財神殿、文昌殿。西北方向則是:藥王殿、娘娘殿。
鑒真之所以選擇先從三清殿開始, 是由於三清殿內供奉著最高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既然地位尊崇,或許找到線索的機率會更大?
為防手電筒的燈光從門窗透出去, 兩人皆用一塊薄布裹著燈面,雖然因此更隱蔽,不過可見範圍也大幅度縮小。
“你要找的是什麼?”臨到此時見她還沒有明說, 江道義只得開口。
“我也不知道。”
江道義:“……你是不是在逗我?”
“我只是對這裡有感應,一種很玄妙的感覺, 我知道這裡一定會有一個關鍵的東西。”鑒真回憶著前一夜攀升至最高處時意識體所見的龍形山脈,那一掠而過的感知錨點,應該就在這裡。
江道義扶額:“但你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
“對!”
“好吧。”事已至此, 江道義一擼袖子,捨命陪君子吧。
根據第六感的指引,兩人舉著手電筒貓著腰分頭行動, 在漆黑的廟殿內各自從上到下摸索了一圈, 愣是沒有發現什麼奇異之物。
鑒真並沒有太失望,“我們去下一座廟殿看看。”
……然而前後找遍了三座主殿四座配殿, 他們依然一無所獲。
鑒真將目光投向了後殿附近一排呈梯形依山延伸的黑色屋舍,一條灰白的石板道自觀門開始, 沿牆而建, 盤旋直入屋舍內, 許是道士們休憩之所。
不過整個道觀內只有一老一小兩個道士,至多隻佔據2個房間,那麼其餘的屋舍也許正藏著那個線索。
從離廟殿最近, 隱帶生活氣息的兩個房門前略過,他們從最遠的屋子開始找起……不論如何,鑒真還是不想正面與老道起沖突。
第一個房間是滿坑滿谷的宗卷,一進屋濃濃的灰塵與濁朽之氣讓江道義鼻尖一癢,用力捂住嘴憋回即將打出的噴嚏。
“全是書和卷軸……”
他摸了一手的灰,開始向第二個屋子進發。
所幸,第二個房間並沒有那股濃鬱嗆人的塵朽味,橫據屋內三面牆的博古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擺件,他提著手電筒照去,透過細小飛舞的粉塵,可以看到那些擺件多為瓷器,釉色古樸雅緻,最大的有一米長,小得卻不過拇指。
這次他就幫不上忙了,江道義乖乖地站到一旁讓鑒真親自撫摸感應……
待鑒真摸到位於正中的多寶閣時,霍然,一個重重的腳步急急朝房間走來,然而屋內無窗,只有正門一個出口,他們相視一眼,倉促中只得朝閣樓而上。
門外,震驚地發現原本關好的房門變成虛掩著的,巡房的老道士提著燭燈憤怒道,“是誰?”
這座道觀立於山巔,香火冷清,玄清道人曾收的兩個徒弟耐不住清苦下了山,身邊僅剩一個小徒孫。他已年過七十,上下山極為不便,而他的徒孫又年紀太小,他也不放心讓他下山,因此他們不得不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好在罕有的幾個信徒每月定期會供些米糧,玄清道人自己也種著幾畝菜,偶爾還會下山做幾場法事,所剩無幾的錢勉強夠他們這老少嚼用,是以幾個月前由於線路年久失修,幾間屋舍斷了電他也無錢請人上山修理。反正那幾間屋舍平日也沒有進去,將就著燭燈也罷。
可誰知這一貧如洗的道觀,竟還能遭了賊?
玄清道人雖然年紀大了,可年輕時就是個暴脾氣,到老了也沒有收斂的意思。他見屋內空無一人,便提著燭燈就往二樓去……
閣樓上沒有擺件,但與前一個房間一般,同樣疊滿了各式的書冊卷軸。
鑒真環視周遭一圈,好訊息是:閣樓上終於有一扇窗;壞訊息是:這個窗子是被鎖死的。誠然她可以靠暴力破開窗,甚至直接擊暈老道士從容離開,但她夜探道觀本是理虧,在看出老道士的經濟拮據之後,如何能一錯再錯……鑒真只是猶豫了幾秒,樓梯上緊跟著便傳來了腳步聲,等等,鑒真忽然靈機一動。
大步流星趕上閣樓的玄清道人愣住了:二樓竟然也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