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道義遲疑地問,“是周老師的?她……死了?”
鑒真又輕緩地點了下頭,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將臉撇了過去。
江道義體貼的也不再問了,他沖了兩杯蜂蜜水,既然她不想說,那他就陪著她靜靜地坐在這裡發呆。
有一個人陪伴的感覺好多了。
良久之後,鑒真終於低低地道,“……我心裡堵堵的,像被倒進了冰水,好難受。”
她最後才知道,原來周蘊不止沒有放過當初傷害林清的人……
她也沒有放過她自己。
“為什麼要這樣?”鑒真想起她一心求死的眼神,“活著,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
就像她被獨自留在了這個陌生的時代,也曾經孤獨絕望過,最自傲珍惜的功力還像漏氣的輪胎般,一天天癟了下去,但她還是努力地活下來,努力學習著去適應這個社會。
只有活著,才有無限的可能啊。
“每個人的想法與信念都不同,”江道義思考的角度很特別,“或許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有什麼東西令他們寧願死亡,也不願繼續面對。”
鑒真回想起她哀慟地喃念著,是她害死了林清。
她也是害死林清的元兇之一。
所以,在殺了其他人之後,也要殺了自己嗎?
“我不懂……”鑒真是真的不懂,“感情真是太可怕了……還好我只要破邪劍就夠了。”
江道義忍不住瞥了她一眼,“劍又不能代替伴侶。”
鑒真頓時嚴肅地道,“劍,就是我的伴侶!”
江道義複雜的目光久久停在破邪劍上。
鑒真警惕地將破邪劍收起來,“自己的伴侶要自己找,小小年紀不可覬覦別人的伴侶。”
江道義:“……”
周蘊臨死前的安排,引發了社會輿論對於校園暴力事件的巨大關注。
她的最後一句話:“不要仗著年紀小,以為不用負責任就可以欺淩弱小,這不是你們的免死金牌。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幾個像我一樣的瘋子……因果迴圈,報應不爽。”被多家媒體爭相報導,由於影響巨大,相當一部分只重成績的父母們開始關心子女的校內生活,有了家庭做後盾,各地隱忍著的校園暴力受害者紛紛站了出來……
在這個敏感時期,校方也不敢再將這些當成是小孩玩鬧處置,一旦發現便從重處理。
不過……
在這場抗擊校園暴力的狂潮下,總有一些沒有被春秋筆法忽悠的人,疑惑地注意到為什麼複仇的是一個女老師?
難道她們是失散多年的親人?
但她無疑死得正是時候。
留下了無數激烈的爭議與難解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