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初始的場景,楚歌有些懊惱地一拍額頭。
“常年打雁,竟然還被雁把眼給啄了……
“我知道在史書上記載著齊英宗是有逃跑的想法,但沒想到來得這麼快,這麼突然……而且,按照歷史上的記載,他不是被李伯溪給攔回來了嗎?
“可惜了這個副本里的其他三個哥們,不知道是誰,被我給連累了。”
楚歌不由得有些自責。
他這次選的文士身份,本該對自己很有自信,是要carry的,卻沒想到因為一個疏忽而變成了突破口。
“再來!”
楚歌有些無語,但這畢竟是個低階錯誤,只是因為他還沒太適應這個副本的腦回路所以才陰溝翻船了。
很快,楚歌再度來到朝堂上。
這次他還是跟之前一樣的說辭。皇帝是否高興先放在一邊,還是先向李伯溪示好。畢竟此時守住京師才是第一要務。
等回到自己的府中之後,楚歌可不敢再兩耳不聞窗外事了。
他直接讓下人準備好馬車,直奔李伯溪的府上。
……
夜色下的京師,在沉靜之中又顯得有些壓抑。
此時金人的兵鋒雖然已經南向,但距離真的圍困京師,還有幾日的時間。
但具體會是幾日,誰都說不清楚。
金人在輕而易舉地突破黃河防線之後,就勢如破竹地一路南下。這固然有金兵作戰英勇、齊軍一觸即潰的原因,但更多的,恐怕也有在作戰方略上的差距。
與西路軍受阻於堅城太原不同,東路軍在輕而易舉地透過降將獲得燕京之後,整個東路直到京師城下,實際上已經是無險可守,更沒有太原這樣的堅城像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東路軍的南下路線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金兵的勢如破竹也可以理解。
但其實稍微瞭解一些內情的人就會知道,雖說沒有太原一樣的堅城,但路上也有各種各樣的小城,有許多州縣,而這些零零散散的兵士,加起來也有不少可用的。
如果這些統兵的官員們能夠當機立斷地,用手上較少的兵力去襲擾金人後方的糧道、掩殺落單的金兵,此時的局勢也還是會變得全然不同。
但這種想象中更美好的可能性,終究是未能出現。
在這場巨大的混亂中,每一位統兵的官員都認為自己或許是無能為力的,在金人的鋒芒面前,孤身前往等於自尋死路。但若是整個東路的所有齊朝軍隊都在抱著這樣的想法,那麼最終的結果就只有被金人長驅直入這一種可能。
於是,齊英宗也該知道,如果要跑路的話,此時就是最佳的時機了。
若是再拖延一下,幾天時間眨眼而過,到時候金人兵臨城下,將整個京師給團團包圍,那麼就算是想逃,也插翅難飛了。
——刀兵無眼,混亂中出逃的,金兵遇上了恐怕也很難分辨這是大臣還是皇帝。萬一有個好歹,對皇帝這種九五之尊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