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運作為一個歷史系的學生,雖然不是楚歌那樣的學霸,但很多比較基礎的歷史知識還是瞭如指掌的。
崇和是當時齊朝皇帝的齊惠宗年號。
他和他的兒子齊英宗可以說是一對活寶,共同排除萬難、完成了靖平之恥這個華夏上下五千年最醜陋的國恥事件,可以說這倆人只要有一個腦子正常的人,這件事情都根本不會發生。
“惠”這個廟號的含義有治國無方、江山殘破的意思,而“英”這個諡號則是明褒暗貶,多指有創業之心但無創業能力的皇帝。
崇和七年,金兵南下,兵鋒直指當時的京師大梁。
齊惠宗的第一反應就是開溜,但他此時畢竟身處京師,都還沒開打就跑了,多少有點不太像話。但齊惠宗逃跑的信念很堅決,他想得很明白:金兵沒到的時候我還能跑,如果金兵到了把城給圍起來了,那我再想跑還跑得了嗎?
但此時朝廷中群臣都在盯著他,齊惠宗就想了個辦法,想讓自己的兒子以太子監國的名義鎮守大梁城,而自己開溜。
但當時的許多重臣都表示反對,意思就是你在這糊弄鬼呢?
把太子扔這監國你自己跑了,誰看不出來你想幹什麼?金兵如此猖獗,你光是給一個太子監國的名號,根本就不足以鼓舞人心抵抗金兵。你要跑,乾脆直接傳位,傳位之後你是太上皇,想跑去哪跑去哪,到時候你兒子當了皇帝,在都城守衛才算是名正言順。
當時齊惠宗跑路心切,覺得只要能跑其他的都好說,於是就禪位了。
齊英宗登基之後,改國號為靖平,本意是安康、平安的意思,結果靖平這個年號就只用了兩年,卻變成了整個華夏上下五千年最大的恥辱。
至於李鴻運所在的地方,正是岑橋驛。
這裡靠近黃河,有一處渡口。而黃河的一條支流經過,原本有一座小橋,年久失修,一名姓岑的富戶出資修建,因而這座小橋也就被稱為岑橋。
後來這裡設立驛站,也就是岑橋驛。
岑橋驛本身是連通當時的京師大梁與北方的戰略要地,而且齊朝太祖皇帝正是在這裡發動兵變篡位成功,所以也可以看成是齊朝的龍興之地。
岑橋驛在京師大梁東北四十里的位置,一般而言如果敵人已經到了岑橋驛,那也就意味著京師已經十分危急。
李鴻運默默地分析這些資訊,腦海中對這次的副本內容也有了一定的猜測。
“這個時間,這個地點,難道說,這次的副本會以靖平之恥這個歷史事件作為主要的挑戰內容?
“嗯,也有這種可能性,畢竟這是整個齊朝最大的恥辱性事件,而在這個事件中出現的各種有名的歷史人物很多。
“在當時,韓甫嶽將軍只有二十三歲。他祖上世代務農,雖然在三年前已經應召入伍,但此時也還只是一名小兵,對前線的戰事基本上沒有任何影響力。頂多是在看到金兵南下的殘暴之後,確立了要北上抗金、收復失地的志向。
“那麼玩家的獲勝目標是什麼呢?
“阻止靖平之恥的發生?或者串聯起當時能召集的所有英雄人物,一路打入金人的黃龍府?
“畢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意思,就是要收復所有失地。”
李鴻運大致猜了猜,但這畢竟是一個超大型的歷史切片,在遊戲中並未出現相關提示的情況下,確實也很難猜出具體的通關目標。
捋順了這個試煉幻境的所有背景之後,李鴻運看向面前的身份卡牌。
讓他有些驚訝的是,這次的身份卡牌,竟然是跟玩家的四種基礎身份一一對應的!
第一張身份卡牌是【武卒】,只不過這裡的武卒明顯就是齊軍基層的小兵。並不是穿著步人甲、手持神臂弓的精銳,就只是一名普通的長槍兵,裝備不好也不壞,算是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