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高句麗山高路遠、後勤保障的壓力很大。八萬到十二萬的數量就剛剛好,再多了,不僅影響後勤,也會影響梁朝正常的農業生產,對國力損害太大了!
“既然能用十萬人打贏,就沒必要再多徵兵。”
玩家們這才恍然。
很多人能想到後勤困難這一層,卻往往想不到影響農業生產這一層。
古代的軍人往往也都是壯勞力,如果太多人去征戰的話,莊稼就沒人收了,對整個國家有著巨大的負面影響。
這道題算是過關了,但還有下一道題。
【是否允許突厥、奚、契丹、高昌出兵協同作戰?】
【甲:是】
【乙:否】
這一條就簡單多了,大部分玩家都選了是。
畢竟是天可汗嘛,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梁朝兵鋒所指,大量的周邊民族也會協同作戰,甚至比梁軍還要作戰更加英勇。
甚至有些小國的國王,寧可不要國王之位,也要為梁朝效力,把這份榮耀看得比國王之位還要更重。
這也是一件相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此次出征,府兵、募兵的比例如何分配?】
【甲:府兵七成,募兵三成】
【乙:府兵五成,募兵五成】
【丙:府兵三成,募兵七成】
這個問題又把不少玩家給難住了,最大的迷惑項當然是甲。
大部分玩家都知道,梁初是以府兵制為主的,後來過了很多年之後,由於土地兼併問題,府兵制漸漸難以支援,才逐漸轉向募兵制。
所以大多數人都以為此時還是府兵佔多數。
楚歌解釋道:“乙!
“雖然梁初是以府兵制為主,但這次卻進行了大規模的募兵,募兵規模應該到不了七成,但絕對到了五成。
“太宗皇帝一方面是出於自願原則,儘量避免拉壯丁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保護民力,儘量不影響各地正常的生產生活。
“但府兵也還是要佔據重要地位的,畢竟府兵此時的戰鬥力更高。”
如果是純府兵的話,基本上是平均抽調,缺乏彈性。而募兵則可以保證各地的生產活動都正常進行。
【是否取消沿途各地的接駕?】
【甲:是】
【乙:否】
【此次出征,讓誰負責運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