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的行軍大帳中。
陸恆扮演的魏徵捻鬚一笑,盡顯高人做派。
王世充看著地形圖,有些不解:“先生,為何這一路上催促我軍狂飆突進,可到了此地卻又停了下來?”
自從出兵以來,王世充對魏徵的建議可謂是全盤採納,基本上沒有再提出什麼質疑。
但這次,魏徵的操作讓他也有些看不懂了。
這一路上王世充的大軍狂飆突進,一路拔掉竇建德的好幾座城池。
與此同時,王世充派出的斥候也在不斷偵查竇建德的動向,得知竇建德也已經集結起了十萬大軍,準備前來迎戰。
但王世充畢竟佔了先手的主動,所以此時最佳的選擇,應該是狂飆突進、繼續搶佔更多地盤和關鍵的戰略要地,選一個最合適的地方和竇建德進行決戰。
但是,陸恆扮演的魏徵,卻讓大軍停了下來。
停在了曹州、戴州一帶。
也就是山東附近,夏鄭兩國的分界處。
從此之後就按兵不動,既不主動進攻、攻城拔寨,也不撤退,而是每天在附近加固營寨,似乎是做出一副要長期對峙的架勢。
可問題是……竇建德人都還沒來呢啊?
所以,王世充感到很困惑。
不過也只是困惑,倒是還沒有因為這件事情對陸恆扮演的魏徵產生質疑。
因為整個局勢到目前為止,還完全符合魏徵的推演。
梁國果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往東打的打算,他們雖然在國內也有士兵調動的跡象,但這顯然是為了打北方的劉武周和宋金剛。
而宋金剛果然也如魏徵預言的一樣,被竇建德打敗之後就投靠了劉武周,兩人發兵去打晉陽。
而梁軍可能是不太自信,也有可能是之前交手吃過虧,所以只是在晉陽被動防守,坐實劉武周、宋金剛的勢力不斷擴大。
按照常理推斷,梁國要打贏這場仗,怎麼也還得幾個月的時間。
這就給王世充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戰機。
當然了,王世充也沒有完全放心,他還是留了一部分人鎮守洛陽,以備不測。
正是因為魏徵之前的預言紛紛應驗,王世充才沒有因此而對他產生懷疑,而是先來詢問。
陸恆微笑著一捋鬍鬚:“鄭公,此處就是決戰的最佳地點。再往前走,我方就要陷入劣勢了。”
王世充愣了一下:“為何?”
陸恆點了點地圖:“因為此處的勢力。”
王世充滿了看陸恆點的地點,在曹州、戴州一帶:“先生是說,孟海公?哎呀,先生湖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