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這個計策是由元文都提出的,而且給李密的封賞很多。王世充因此很不滿意,他不想跟自己的仇敵同朝為官,於是就對手下人說,一旦李密來到洛陽、我們成為他的下屬,你們就全都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番話是為了激勵將士們,但也造成他和元文都、盧楚等人的矛盾激化。
於是,元文都、盧楚等人準備趁王世充上朝的時候設下伏兵幹掉他。但這個事情卻被王世充得知,於是王世充直接帶兵攻打,最終將整個洛陽給整合起來。
等到李密好不容易幹掉宇文化及、回到洛陽的時候,王世充已經完成了對內部的整頓,雙反這才展開大戰。
所以,此時對王世充也是一個珍貴的戰略視窗期。
陸恆早就知道劇本,所以直接為王世充謀劃:趁此機會幹掉元文都等人,獨攬大權!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基本上跟歷史上的劇本一致了。
王世充幹掉了洛陽城中的其他重臣,實際上獨攬朝政大權。
藉助鬼神徵兆激勵士氣,迎戰剛剛討伐宇文化及歸來的李密。
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一戰,李密原本是很有勝算的。
當時李密雖然在跟宇文化及的戰鬥中,內府精銳損失慘重,而且損失了很多戰馬,但王世充也有劣勢,就是軍糧不足。
李密原本打算先據守不出,等耗到王世充糧草用盡之後再決戰。而裴仁基、魏徵等人也都贊同這個看法。
如果他能堅持不出戰,那麼繼續拖下去,王世充能贏的機會微乎其微。
但他手下的將領陳智略、樊文超、單雄信卻說:王世充計程車兵本來就少,而且屢戰屢敗,都被我們打得聞風喪膽了。我們人多,還不直接打過去等什麼呢?更何況江、淮這些新依附的將士,也都在等著這個機會建功立業,正該趁著我軍士氣正盛,奮勇破敵!
這就很有意思了。
陳志略、樊文超是宇文化及那邊的降將,他們求戰是合情合理的。因為他們剛剛依附,還沒有立下任何戰功,都迫切地想要有一個露臉的機會。
否則作為降將如何在軍中立足呢?
但單雄信卻也支援出戰,這個事情細品起來就有點不對勁了。
而且在之後的戰鬥中,單雄信鎮守偃師,先是抵擋不住王世充的進攻,後來又在李密第一次失敗、王世充渡過渭水攻擊李密的時候按兵不動,導致李密失去了最後一個翻盤的機會。
所以,後世也有很多人認為,單雄信是個二五仔。
只不過他並非王世充的二五仔,而是他想要報復李密。畢竟當初李密是殺了翟讓上位的,而翟讓是單雄信的舊主。
安裝最新版。】
但單雄信到底是能力不足,還是真的懷有異心,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總之,在歷史上,這場大戰是因為陳志略、樊文超、單雄信等人再三鼓動而失敗的。
在這個位面中,雖然陸恆扮演的魏徵什麼都不做也能復現這個場面,但他還是做出了一些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