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高祖立刻就將他打發到豳州,迎接剛剛得勝歸來的秦王和齊王。
而在這個過程中,梁高祖顯然也想到了齊王當初在晉陽起兵時說的那句話。
“李密此人,雖然賊寇勢眾,但內部矛盾重重,終將敗亡,不足為慮也。”
這才過去了多長時間?就已經應驗了!
要知道,他們晉陽起兵時,李密的勢力最大,儼然是一統天下的有力競爭者。而王世充則是被李密打得抬不起頭來,完全看不到獲勝的希望。
甚至李密給梁高祖寫信,梁高祖也都只能不情願地低聲下氣地回覆。
可是現在,李密卻已經輸給了王世充,如喪家之犬一般地前來投靠。
這說明,齊王慧眼如炬啊!
再加上秦王病重時齊王接替秦王,並打出了一場大勝,一戰將薛舉勢力徹底蕩平,更是讓梁高祖進一步對自己這個四兒子刮目相看了。
尋常人家有一個開掛的兒子就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現在有了兩個開掛的兒子,這簡直就是祖墳噴火!
如此一來,掃滅天下何足道哉!
……
李密騎著驛馬來到豳州,見到旌旗獵獵、軍威嚴肅,諸將簇擁之間,兩名年輕小將如同眾星拱月一般前來。
那正是得勝歸來的秦王和齊王。
兩人並轡而行,右手邊的是秦王,他一身明光鎧,威風凜凜,真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而左手邊的則是齊王,他一身白袍銀甲,而且看起來才只有十五六歲模樣,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秦王卻對他特別敬重,甚至隱隱有以他為尊的姿態。
李密不由得大驚失色。
在原本的歷史上,李密在此見到秦王,悚懼歎服,私下對殷開山說:“真英主也!不如此,何以定禍亂乎?”
而現在,他不僅看到了霸氣側漏的秦王,還看到了連秦王都恭敬有加的齊王,這種震撼更是溢於言表。
雖然不知道這個齊王到底哪裡厲害,但讓秦王都如此恭敬的少年,又豈能是平庸之輩?
……
梁軍凱旋,到太廟獻捷。
此戰的首功自然是齊王,梁高祖對待自己的兒子從不是一個吝惜封賞的人,直接就將這個才十五歲的少年加封為陝東道行臺尚書令、左武侯大將軍。
在歷史上,這些封賞全都是給秦王的,但秦王在此戰中確實一直在打醬油,所以在論功行賞的過程中,也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加封,不像齊王這樣一飛沖天。
但秦王卻並未對此有任何怨言,反而覺得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