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殷開山和劉文靜徹底沒話說了。
剛開始的時候,殷開山還以為齊王這番話只是一種託詞,或者說是緩兵之計。
他想出戰,但齊王顯然膽小怕事,只知道聽秦王的話,所以才堅決不出戰。
至於所謂的“時機未到”啊,“平滅薛舉之功已是囊中之物”啊,都只不過是故弄玄虛,或者說是一種託詞。
所以殷開山才不甘心地一直追問,所謂的時機到底是指什麼。
到底有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
如果是託詞的話,那麼齊王必然不可能給出一個準確的時間。
只會說“時機未到、耐心等待”之類的話。
如果齊王真的那麼做了,殷開山倒也做不了什麼,畢竟此時兵權在齊王手中,他不服,也只能憋著。
可沒想到,齊王竟然還真的給出了一個準確的理由,和一個準確的時間!
夜觀天象,發現薛舉的壽命只剩月餘?
而且,已經定好了三十五天之後進攻,還有零有整的?
這就離了大譜了!
要知道,軍中無戲言,齊王作為軍中主帥,雖然是第一次執掌大軍,但之前畢竟從晉陽起兵就開始出謀劃策,也跟著秦王打了不少硬仗,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應該很清楚這種事情可不能亂說的。
萬一到時候沒有應驗,對他的威望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等秦王回來,他可就得徹底靠邊站了。
即便是有秦王的力保,將士們已經不服他了,覺得他是個滿嘴跑火車的江湖騙子,那還怎麼搞?
哪怕你是齊王也不能胡說八道啊。
那麼,萬一要是應驗了呢?
那確實無敵了,直接就是神仙在世,但問題是,這麼準確的預言也能應驗?
薛舉的壽命只剩月餘?
之前薛舉曾經率軍前來挑戰,生龍活虎、活蹦亂跳的。
正值壯年的他,在沒有外力干涉的情況下,要暴死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得了急病不治。
但是得急病不治這種事情,在古人眼中基本上也跟天譴沒什麼區別了。
更何況是在兩軍對壘的關鍵時期。
這個論斷實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不管怎麼說,既然齊王已經給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時間節點,那麼殷開山和劉文靜也只能耐心等待了。
……
梁軍任由薛舉率軍不斷挑戰,始終堅守不出。
不過這段時間內李鴻運也沒閒著,他不斷派出殷開山等將領帶著騎兵去襲擾薛舉的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