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之中,炫耀之意不言自明。
而梁太宗直接斥責他:“朕曾與你們的可汗當面約定講和通好,前後贈給你們許多金銀財帛,可你們卻背棄盟約、縱馬深入我朝境內!你們是戎狄之人,但卻也該長著一顆人心,怎麼敢忘記朕對你們的恩惠,自誇兵強馬壯?朕先將你斬了!”
王霸之氣瞬間震得執失思力驚恐萬分,跪地求饒。
而後,大臣蕭瑀等人建議梁太宗按照禮節將他打發回去,但梁太宗認為,突厥人遣使炫耀已經是很過分的行為,如果什麼都不做就放回去,必然顯示出心虛,讓突厥人認為梁朝害怕他們。
於是,梁太宗將執失思力囚禁起來,之後才前往渭水河岸去見頡利可汗。
而在渭水之盟訂立之後,執失思力被放回去,北返突厥。
後來,李靖滅突厥,執失思力因為在突厥甚有威望,於是梁太宗命令他去招降,逐漸成為梁朝名將,還娶了梁太宗的妹妹,並隨李靖四處征戰、參與了對吐谷渾、吐蕃、薛延陀等勢力的大戰。
其實,從囚禁執失思力這一點就能知道,梁太宗早就已經打定主意,要以強硬的態度對突厥唱一出“空城計”,逼他們退兵。
而在渭水的一系列行為,顯然也是在貫徹這一中心思想。
此時,李鴻運正要順著梁太宗的這種戰略思想,繼續表演下去。
李鴻運說完,拍馬向前,直抵渭水邊上。
此時渭水上有一座便橋,突厥人的二十萬雄兵就在北岸列陣,旌旗飄飄。
而李鴻運來到橋邊,衝著對面的突厥人大聲說道:“頡利!你我早就訂立盟約,講和通好,今日為何又帶兵犯我疆界!你是戎狄,也該有一顆人心,如此背盟反覆,又有何面目做突厥之主!”
這番話說得豪氣干雲,威風凜凜。
說罷,身後馬蹄聲雷同。
梁軍的騎兵風馳電掣般飛奔而來,同樣在渭水岸邊列陣。
旌旗飄揚,軍容整齊!
李鴻運心中不由得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豪邁之感,大丈夫當如是也!
然而,渭水對面的突厥人,卻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
李鴻運不由得眉頭一皺,意識到情況似乎有些不對。
因為按照歷史上的記載,此時頡利可汗應該是羞愧難當、無言以對,而突厥的騎兵應該是面有懼色。
至於頡利可汗帶來的那些小部落的首領們,甚至會紛紛渡過渭水來參拜梁太宗。
但此時,這些事情一概都沒有發生。
河對岸的突厥騎兵壓根沒有回應,反而是馬蹄聲如同雷霆滾滾而來,二十萬大軍竟然一言不合直接開戰!
李鴻運瞬間懵了。
哎?
不對啊!劇本不是這麼寫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