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經此一戰,梁高祖也驚喜地發現年幼的齊王似乎也是個軍事奇才。
梁高祖扶持宗室向來是不遺餘力,對自己的兒子更是絲毫沒有“賞罰分明”的概念。
犯了錯基本不罰,有了功更是毫無限度地賞賜。
顯然,梁高祖也希望齊王和秦王各領一支兵馬、分別立下戰功。
軍功不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到時候他和太子也更好平衡朝中實力,不至於讓秦王一人獨大。
按照梁高祖的謀劃,必然是傾向於讓齊王逐漸獨立領兵的,但緊張的局勢終究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因為短短五個月之後,梁軍就要傾全國之兵去打王世充。
這一戰,從武德三年七月一直打到武德四年六月,而王世充頂不住了被迫向竇建德求援後,就是李鴻運所熟知的虎牢關之戰。
……
不久之後,李鴻運再度來到虎牢關前。
只不過這次再來虎牢關,他的感慨良多。
上次他扮演竇建德,在這裡擊敗了秦王、打退了梁軍,成功進兵虎牢關。
當然,靠的是未卜先知、在自家大營擺車陣的計謀。
而現在,他扮演齊王,要和秦王一起並肩作戰了。
在征討王世充的過程中,李鴻運扮演的齊王已經屢立戰功,刷了很強的存在感。
秉持著“秦王在哪我在哪”的理念,李鴻運跟著秦王一起勘察敵情,也經歷了不少惡戰。
秦王率輕騎兵偵查,被王世充的騎兵包圍,秦王讓手下人先行歸營,獨自一人殿後。
等到單雄信率數百騎兵追來的時候,秦王左右開弓,敵人無不應弦而倒。
而李鴻運則是跟著秦王一起張弓搭箭,應弦而倒者再翻倍。
等到竇建德來救援王世充的時候,李鴻運和秦王一起拍板,力排眾議,決定前往虎牢關防守竇建德。
而這次,秦王沒有再留他圍攻洛陽,而是將他帶在了身邊。
之前留齊王圍攻洛陽,主要還是因為齊王沒啥用,帶在身邊估計也是拖後腿的。
王世充已經被打成了驚弓之鳥,根本就不敢出城,而梁軍其實也打不下洛陽。所以齊王在那坐鎮,性質跟吉祥物相似。
而這次,秦王已經意識到了齊王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所以就帶在身邊。
虎牢關之戰,再度上演。
秦王又是帶著精銳騎兵親自偵查,像往常一樣不斷地將為數不多的騎兵安置在沿途各處。
等到了竇建德營前,只剩下秦王、齊王、尉遲敬德等數人。
竇建德計程車兵看到這零星的幾個梁軍,只認為他們是來偵查的遊騎,所以並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