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了?”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讓李鴻運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但是仔細想想,當他規劃的劇本走到秦王衝陣不得入的時候,其實勝負就已經確定了。
至於之後秦王還能憑藉著剩餘的玄甲軍和虎牢關原本的降兵守住兩天,已經是相當離譜的了。
如果換個其他的什麼將領,虎牢關早就在野戰結束後的第一時間被攻破了。
這一戰,李鴻運算是切切實實地贏了秦王。
從此時的情況來推斷,接下來的動向其實很好預估。
虎牢關失守,竇建德的大軍得以前往洛陽城。
而秦王再怎麼能打,此時唯一的辦法也只能是退兵。
因為洛陽城還沒打下來,而梁軍不可能再分兵跟竇建德的大軍野戰。
那樣做的話,城中的王世充雖然已經是驚弓之鳥,但也一定會從城中殺出、兩面夾擊。
到時候,梁軍的兵力處於絕對劣勢,又無險可守,是絕對不可能打贏的。
但梁軍退兵,竇建德和王世充也很難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之後的局面對竇建德最有利。
竇建德可以繼續指揮劉黑闥搶佔整個河東之地,而自己則可以嘗試著吞掉王世充,佔據洛陽後繼續西進,在潼關前方與梁軍對峙。
利用河東、洛陽兩個方向的壓力,嘗試著將梁軍壓在關中,不得東出。
當然,這是最為理想的情況。
河東算是梁軍的大本營,秦王回師之後必然第一時間救援河東,到時候雙方極有可能在河東長期拉鋸。
梁軍的綜合實力確實高於夏軍,所以之後的形勢仍舊談不上樂觀。
而且,竇建德畢竟是河北之地的泥腿子出身,基本沒有得到太多貴族的支援,而梁軍則恰恰相反。
總體來說,即便打贏了虎牢關之戰,竇建德的贏面還是不算太大。
除非他之後的每一戰都能保持今天李鴻運這樣開掛預知未來的水準,而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若是這樣的未來成真,那對於整個華夏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因為北方的突厥還在虎視眈眈,如果秦王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統一、抽出力量去對付突厥,而是一直在跟竇建德內耗……
那麼一旦錯過了突厥虛弱的視窗期,未來想要再滅突厥可就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