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既然齊朝的勾欄文化如此盛行,歸序者城塞裡邊能不能來幾個青樓讓我聽聽曲。”
“你那是想聽曲嗎,我都不想拆穿你!”
“這次的技能開的好離譜,一下開了三個技能等級!瞬間開到‘丁’級了!”
“看來這次幹掉刑天確實是大勝啊,這樣的大妖太富有了,遠非之前的那些小妖可比。”
“是啊,大盛朝的時候飛廉溜了,而這次飛廉雖然也溜了,但被迫留下了大量的魔氣。可以說這次至少吃掉了1.5個大妖的力量,比之前估計翻了三四倍。”
“又有一批新的內測玩家要到基礎試煉裡去受苦了。”
“我有點擔心,他們真的能跟上進度嗎?進來之後先去四個基礎試煉副本受苦,然後還有三個大盛朝的副本、兩個齊朝的副本,還有兩個附屬身份試煉……這遊戲內容夠他們玩上幾個月了。”
“有什麼好擔心的,妖孽多得是。你忘了李鴻運剛進遊戲沒多久就打出首通了嗎?只能說真正的大佬你無法想象。”
“對,這遊戲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圖一樂,只有真正頂尖的大佬能叱吒風雲。”
“梁朝副本應該就是太宗皇帝的副本了吧?想想歷史上的那些記載,真的很難想象玩家要如何復刻……”
“話說更應該關注的不是這個新的附屬身份嗎?這個是我們立刻就能玩到的,不用等七天後的新版本。而且,‘匹夫’這算是個什麼身份啊……”
這個新的附屬身份,還是讓玩家們比較意外的。
因為之前的兩個附屬身份雖然特殊,基本上都有跡可循。
比如“騎兵”,這就是冷兵器時代一個至關重要的兵種,總要想個辦法給玩家們把馬安排上,沒馬,很多戰鬥是根本打不了的。
至於“神機”,可以打造武器、槍械,同時增加槍、炮、投石機等器械的精準度和安全度,這也算是一個相當說得過去的身份。
但“匹夫”……
是什麼?
匹夫這個概念自古就有,它的意思,無非是這麼幾個。
第一個意思,也是它的本意,是指平民百姓。
比如“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又比如“刑過不避大夫,賞善不遺匹夫”。
這裡面的“匹夫”都是指普通人。
第二個意思,是指有勇無謀的人,含有一定的輕蔑意味。
比如“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又或者“匹夫之怒、以頭搶地”,都有一種“無能狂怒”的意味。
第三個意思,是指庸碌平常的人,或者乾脆就是一種賤稱,用於辱罵。比如“市井匹夫”,或者“老匹夫”之類的。
不管怎麼看,“匹夫”這兩個字其實都不算是很明顯的褒義詞。
它很多時候用於貶義,而即便是採用中性的含義,也無非是表示平平無奇的普通人而已。
當然了,如果強行引申一下,也是可以有一些褒義用法的。
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但是問題來了,匹夫……又該如何試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