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反問自己,你又憑什麼讓數十萬禁軍為你賣命?
你還好意思說都是一群亂臣賊子?
你就是最大的亂臣賊子啊……
本來韓甫嶽將軍打到朱仙鎮,已是大好的中興局面,硬生生被你斷送。就你也好意思說別人是亂臣賊子?
當然,這些話也只能是心裡想想,不可能真的說出來。
因為這些明哲保身的官員也都知道,此時的秦會之已經處於瘋狂的邊緣。
他已有謀篡之心,而且眼瞅著距離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遙,但此時卻突然要功虧一簣,這讓本就沒有什麼城府的他,更是變得歇斯底里起來。
“現在怎麼辦?”秦會之瞪著群臣。
此時皇位上空空如也,齊英宗早已經被秦會之藉口生病而軟禁起來,許久都沒有上朝。而秦會之則是堂而皇之地以宰執的身份處理各項政事,只差換一身衣服,就可以登上高處的皇位了。
百官面面相覷,全都不發一言。
終於,有一名官員說道:“這次韓甫嶽帶的都是昭義軍中的精銳,是他的親兵,便是金人的鐵浮屠,也不敢直面其鋒芒。
“難以久撐,不如早降。否則兵戈一起,恐怕便是要血流成河了……”
另一名官員立刻搖頭:“此言差矣!若是讓韓甫嶽當權,還有我等的活路嗎?不如請聖駕南巡,或是逃於海上,待勤王軍趕到,韓甫嶽的三萬人自然能一舉撲滅。”
又一名官員說道:“讓官家發詔書,斥令韓甫嶽退兵如何?”
秦會之氣得大吼:“蠢材,都是一群蠢材!”
這些顯然都是純粹坑人的餿主意。
投降?
其他官員或許投降了也不會被追究,但秦會之跟他的黨羽就不同了。
韓甫嶽之前還假惺惺地來和談,現在圖窮匕見,還能給秦會之留活路?
誰都能活著,就他秦會之絕對不配活著!
所以,秦會之是絕對不可能投降的。
跑?
這也很難。
此時韓甫嶽將軍採取的行動,有點類似於完顏盛當年搜捕齊高宗的搜山檢海。都是從邊境出發,以騎兵長途奔襲,執行斬首行動。
而韓甫嶽將軍的進度,比完顏盛更快。
畢竟完顏盛深入齊朝腹地還要稍微考慮一下糧草輜重,還要被齊軍阻攔一下。但韓甫嶽將軍走到哪都有百姓給他送糧食,而且齊軍也根本就無視了他。
以這些人逃亡的速度,恐怕還沒離開京師多遠,便已經被韓甫嶽的騎兵給追上了。
而且一旦離開了朝堂,秦會之即便挾持著齊英宗,還能不能號令天下,這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