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認為,韓甫嶽要這兩個齊朝皇帝,絕不是為了自己。
“他沒必要給自己請回去兩個爹。”
完顏盛點點頭,表示贊同。
這一點,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來。
如果說韓甫嶽將軍最開始的拒不受命還可以解釋為以忠君之心行忤逆之事,那麼現在他不斷收復偽楚舊地卻絲毫沒有移交給齊朝的意思,完全由昭義軍來治理,這意圖就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距離真正謀反,也就是喊一聲的事。
那麼韓甫嶽將軍不可能把這兩個皇帝留在自己身邊,因為沒有任何意義。他名義上還是齊朝的臣子,幹嘛要請來兩個親爹?
到時候他不聽這倆人的,天下要說他韓甫嶽是亂臣賊子,聽這倆人的,那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一套,也得看年代、看具體情況啊?
南邊還有個正兒八經得到全國承認的齊高宗呢,你挾天子以令諸侯,未免是把天下人都當成智障了。
完顏賢得出結論:“所以,韓甫嶽或許是要將這兩個人……送回齊朝。”
完顏盛不由得眼前一亮:“送回齊朝?
“你是說……韓甫嶽其實已經存了要擾亂齊朝朝廷的想法?
“甚至……他要為滅齊做準備?”
完顏賢微微點頭:“極有可能!”
完顏盛不由得站起身來踱了幾步,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興奮。
為什麼將二聖送回齊朝是存了滅齊的想法?
這個結論要拐幾個彎,但其實並不難理解。
這兩個皇帝,對於昭義軍和齊朝來說,都是個燙手山芋。
齊高宗雖然嘴上喊著要迎回二聖,但其實他內心中比誰都害怕二聖真的回來。只是在古代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之下,不得不喊。
這是那個年代最高的政治正確。
而韓甫嶽將軍其實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喊迎還二聖也是配合齊高宗做的某種政治姿態。
事實上,韓甫嶽將軍私下裡勸皇帝早立儲君,也是為了齊高宗著想。讓他儘快確定法統繼承人,從太祖一脈中找太子,那麼即便這兩位皇帝回來了,皇位還是能按著齊高宗的意思往下傳的。
只可惜,齊高宗是個蠢貨。
解決這一問題明明有很多方法,他卻選擇了最愚蠢的一種。
如果韓甫嶽還是齊朝的臣子,那麼他絕對不會提迎還二聖的事情。因為和議具體怎麼籤,肯定還是要齊高宗來拍板,韓甫嶽不可能越俎代庖。
但現在,韓甫嶽要把這兩個皇帝迎回來,肯定不是留在昭義軍中。
必然是要送到齊朝去!
這等於是在齊高宗的軟肋上捅刀子,而齊高宗還只能哭著說謝謝。
更重要的是,沒有了韓甫嶽將軍的輔佐,沒有了收復中原的軍功,齊高宗的統治合法性會嚴重不足。到時候出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道德,齊高宗必然要不斷做出姿態還政於齊惠宗或者齊英宗,而後者或許一開始會推辭不接受,可誰知道時間長了會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