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年間,率西軍解太原之圍,又進京勤王,登基稱帝。】
【廢宰執,事必躬親,總攬朝政大權。】
【與金人決戰於京師城下,發動勤王軍圍住金人月餘,最終血戰六日,直追到黃河南岸,殺敵盈野,史稱靖平大捷。】
【先皇齊英宗軼於亂軍之中,終搜尋不得。】
【在任期間勵精圖治,任用劉法、種平遠開啟北伐,收復燕雲,設遼東路,使齊朝疆域達到最大,國力達到鼎盛。】
【年五十四而崩,廟號世祖。國喪之日,京師人人痛哭,如哭其至親。】
【有野史傳聞,當日齊英宗正在牟駝崗金人營中,世祖皇帝以神臂弓將其亂箭射死,不足為信。】
【評價:與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韓甫嶽將軍相比,鄆王更像是一個限定版的外掛,在絕境的路口,徹底改變了齊朝的國運!】
看到這個評價,樊存的第一反應是感慨。
“果然,不是誰都有盛太祖那麼強悍的命數啊……”
這位鄆王其實就是樊存和盛太祖代打的,其中盛太祖主要負責治國、謀略部分,而樊存則是控制他的身體去衝鋒陷陣。
所以,他的工作強度與盛太祖是差不多的。
然而盛太祖硬是活到七十多,這哥們五十四就崩了。
可見這種非人類的工作強度,確實不是一般人能頂得住的。
所以有時候,封建君主制就會有這樣的悖論。
那些一心國事、兢兢業業的皇帝,往往因為積勞成疾而早夭。活到五十歲還好,有些明君二三十歲就夭折了,往往令人扼腕嘆息。
如果他們能多活幾年,或許很多歷史都會變得不同。
反而是那些每日吃喝玩樂、縱情聲色的皇帝,因為不需要被政務所累,每天活得逍遙自在而且還注重養生,往往能活很長的時間,一直活到七八十歲。
而他們對於整個朝政的破壞,更是流毒深遠。
只能說,這是個無解的問題吧。
“雖然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靠盛太祖這個限定版外掛……
“但體驗了一下‘盛太祖魂穿齊朝’的這種可能性,還是挺爽的!”
樊存就不指望首通或者太高的評分了,因為他知道,自己走的路線肯定不是最快通關的路線,而且全程用盛太祖這個官方外掛,肯定也拿不到太高的評分。
但整個過程,仍舊讓他心情愉悅,之前副本第一階段的高血壓,已經完全治好了。
“不知道武將的那條線,怎麼樣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