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月餘的拉鋸戰之後,齊軍的戰鬥意志反而比以前更強了。因為此時,將金人圍死在這裡已經成了所有齊軍士兵的共識。
誰那裡成了突破口,誰就是千古罪人!是要被齊朝百姓千夫所指的!
誰能背得起這個罵名?
時間一天天過去,雙方的力量不斷地此消彼長。
金人軍營中的糧草輜重都在快速消耗,而齊朝的軍隊卻能夠從京師的漕運源源不斷地獲得補給。而原本看似一捅就破的防線,竟然真的被齊軍打造得有些固若金湯的意思!
在交戰的間隙,這些齊軍也在不斷地挖掘壕溝或是修建防禦設施,守方優勢越來越明顯。
當然,以這些軍隊想構築一個對十多萬金兵的包圍圈,要圍得水洩不通,基本上還是很難做到的。
之所以能圍住這麼長時間,還是因為盛太祖算準了金人的心理,認為他們幾乎不可能拋下大量輜重,強行突圍。
他們捨不得。
所以,只要讓勤王軍重點擋住牟駝崗周圍的幾條要道,讓金人的輜重大車等等無法順利通行,就可以將他們拖在這裡很長時間。
就像是鈍刀割肉。
但到了現在,再遲鈍的人也總該反應過來了。
這一次,完顏盛沒有再去強攻那些被齊軍佔住的戰略要地,而是指揮著手下的金兵,對著兩支勤王軍守衛薄弱處的一處小徑強行突圍。
這也意味著,完顏盛終於接受了現實,不再奢望能將擄掠來的糧草、輜重、財帛、金銀、婦女等等全都帶走,而是拋棄掉大部分帶不走的東西,以輕軍突圍,儲存金人的有生力量!
此舉,也相當於是壯士斷腕了。
畢竟完顏盛也看出來了,此時如果再不下決斷,那麼隨著勤王軍越來越多,金人真的有可能全軍覆沒。
而在金人下定決心突圍的時候,西軍也終於動了。
劉法恭敬地騎著戰馬,跟在一名年輕人的身後。
而這位年輕人穿著金盔金甲,正是御駕親征的當今皇帝。
樊存高舉長槍,指向金人大軍的方向:“傳旨!此戰將決定我齊朝未來百年國運!
“朕必將身先士卒,三日不解甲,將金人趕盡殺絕!
“雪恥國仇,正在今日,竭忠殉國,豈可顧身?
“殺!!”
劉法怔怔地看著眼前的這位皇帝,恍若看見了一個賭徒,在最後的關頭,將手中所有的籌碼都毫不猶豫地押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