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金人本來是想讓太上皇過去“議和”的。
但齊英宗這個大聰明當即表示,你們想繞開我另立中央?未免太小看我的智商了!要去的話,那我就親自去!
就這樣,這個大聰明替齊惠宗去了金營。
總而言之,齊惠宗此時其實已經後悔了。不管是禪位也好,或者是回到京師也好,他與齊英宗的矛盾已經到了幾乎無法調和的地步。
而此時的鄆王,給了他一個絕佳的臺階。
那就是另立新君!
從法理上來說,齊惠宗是有這個權力的。
皇帝不在宮中,而且不知何時能夠回來,那麼皇室和大臣,就可以謀立新君。
皇室之中,自然是以太上皇的地位最高。只要太上皇提出此事,而群臣又基本上都同意,那麼此時就能成。
然而,太上皇確實同意了,可這些群臣,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以唐欽為首的大臣幾乎是要當場把金鑾殿的頂給掀了,堅決不同意。
原因很簡單,他們可都是齊英宗提拔起來的!
就像唐欽,他本身是主和派,在齊英宗手下頗受重用。
如果是皇太子登基,那麼一個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他自然還是大權在握,沒什麼影響。
但如果是鄆王登基呢?那麼他這個前朝的宰執,幾乎一定會被清理了。
其他的大臣也都是如此,他們的利益早就跟齊英宗高度繫結了,此時又怎麼可能允許鄆王廢立皇帝?
唐欽梗著脖子,準備據理力爭。
雖然在與金人議和的時候他沒有這種本事,但在自家朝堂上引經據典地對這種謀逆之人痛罵一番,他還是敢的。
只是這位鄆王殿下充滿不屑地瞥了他一眼,似乎全然沒有將他放在心上。
唐欽有些疑惑。
他是當朝宰執,只要他不點頭,這廢立之事幾乎一定是無法透過的。
可是……看這位鄆王的表情,似乎從來都沒有關心過他的想法?
……
此時,皇宮外。
守衛皇宮的御林軍意識到,氛圍似乎有些不對勁。
這些西軍精銳看他們的眼神……有些問題。
劉法在心中大致估算了一下時間,然後看了看種平遠。
兩人相視點頭。
“鏗”的一聲,劉法和種平遠兩人一起拔刀出鞘。
“奉太上皇旨意!隨鄆王殿下清君側!此行只殺唐欽等賣國奸佞,餘者一概不究!若敢阻攔,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