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現實中,一位名將還要考慮到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
韓甫嶽將軍和鄧元敬將軍竟然能在那麼多人掣肘的情況之下練出如此強大的一支軍隊,果然不愧為古今最為頂尖的軍事家。
與此同時,趙海平也越發期待著用這隻軍隊與金人的鐵浮屠碰撞的那一天了。
……
楚歌已經回到了齊朝。
遊戲中一年的時間,在他這裡卻只是短短的十幾分鍾而已。
白霧遮蔽而後又散開,這位李浩回到齊朝之後一年中所遭遇的事情,也在楚歌的面前不斷展開。
李浩回到齊朝之後,一開始當然沒有受到太多的禮遇。
甚至可以說是門前冷落。
誰都知道,李浩是齊惠宗、齊英宗兩朝的舊臣,而且隨著二帝一起被擄到了北方。
此時被放回來,誰知道在北方發生了些什麼?
金人為什麼不放別人,偏偏放了你?
諸多猜測,讓朝中官員幾乎沒有人到李浩府中來過問、寒暄,生怕被百姓以為是金人的奸細,引起誤會。
而此時周邊的百姓雖然不敢直接對李浩做些什麼,但從他偶爾出行、從馬車的車簾中向外看的幾眼也能知道,這些百姓顯然對他充滿了不齒。
是啊,怎麼還有臉回來呢?
靖平之變本就是你們這些無能的文官搞出來的,被擄到金國去,不僅沒有自殺殉國,反而還被金人放了回來……
這豈不是意味著,要麼就是你特別廢物,連當個階下囚都多餘;要麼就是你跟金人勾結、串通,出賣了許多齊朝的利益,所以才被放回來了嗎?
種種落差,讓楚歌感同身受。
當然,楚歌畢竟是玩家,他並未真的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也並未真的融入這個世界。
但他還是可以設身處地的想到李浩此時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他曾經是三品的御史中丞,不論是物質條件還是社會地位,都是整個齊朝一等一的,自然可以高談闊論要以死報國。
可現在,這些全都離他而去之後,他才發現自己好像什麼都不是。
而這種巨大的落差和挫敗感,讓他看向當朝宰執、看向那些朝中要員的眼神,發生了變化。
他又豈能不想坐上宰執的位子?
而出乎意料的是,在楚歌扮演的李浩沒有去找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主動將他召入宮中,問起了金人那邊的情況。
而在言談舉止中雖然沒有明說,卻也暗示了一些資訊。
皇帝,想和談。
此時的皇帝正是齊惠宗的九皇子,也就是後世所稱的高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