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些跟楚歌扮演的李浩都沒有關係,此時的他,只是諸多階下囚之中很普通的一員。
關押他的地方雖然不是什麼條件特別惡劣的監獄,而是金人中很普通的住所,但各方面的條件和待遇必然也不會好。
最重要的是,沒有自由,被囚禁的日子遙遙無期。
楚歌倒是也有過自殺重開的想法,但考慮一番之後,還是決定再看看。
倒不是他貪生怕死,這是副本,自殺已經是玩家們的常規操作。
楚歌之所以不死,只是想搞清楚,這個身份通關的目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在三個身份之中他的通關難度最低。
好在遊戲自動跳過了一些無意義的枯燥環節,目標很快清晰起來:
在分配俘虜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一線生機!
在金人抓來的這些齊朝俘虜中,像李浩這樣的文官,還是比較吃香的。
女眷,只能淪為金人的玩物;
皇室,基本上都要關押起來,也沒有金人真的敢用。
唯獨這些文官,他們有文化,有一定的手腕和政治能力,關鍵是,他們對齊朝,也不見得真的特別忠誠,存在著策反的可能性。
這對於金人來說,都是相當稀缺的資源。
畢竟在齊朝能做到高官的,收到自己帳下做個幕僚,怎麼想都是美事一樁。
所以,金人的許多貴族開始在這些齊朝高官中物色,收到自己的帳下做幕僚。
楚歌清楚地意識到了此時的處境。
如果從國家大義來說,此時當然是不能給這些金人好臉色看的,就算是成了俘虜,也不能給金人獻出任何的一計一策。
或者更極端一點,就該以身殉國。
但畢竟真打算以身殉國的人早都死了,這一路上飽經風霜地走到金國,剩下的人都是想苟活於世的。
更何況靖平之變最大的罪魁禍首,齊惠宗和齊英宗還好好地活著呢,我們憑什麼以身殉國?
許多官員估計都是這樣的想法。
什麼都不做的話,結果無非是兩個,要麼某天因為某個金人貴族不高興而被殺,要麼就這樣一直做階下囚,在金國的苦寒之地默默無聞地活到老死。
於是,楚歌考慮一番之後,為了探索這之後到底是何種可能性,最終下定決心,在這個分配俘虜的環節中,表現得活躍起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