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211章 嘗試改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1章 嘗試改良 (3 / 6)

確實都是王文川當年新政變法的內容,這個副本應該沒有偷偷改變一些細則。

而且,從紙面上來看,這些內容都是毫無問題、無懈可擊的。

新法的核心是青苗法,如果青苗法真的能夠順利實施的話,那麼哪怕其他的各項法條都沒生效,這次的變法也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半。

表面上丈量核實土地這一條似乎也很重要,但其實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在做。朝廷中樞,哪個皇帝不想查明各地具體有多少土地、每塊土地的產量多少?哪個皇帝不想根據土地的具體情況來收繳賦稅?

可查來查去,到了王朝末年,該收不上來賦稅還是收不上來,該滅亡還是滅亡。

所以,這條就算能推行得不錯,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更何況大機率連治標都不見得好使。

而青苗法如果能順利實施的話,意義就遠不止於此了。

從表面上看來,青苗法只不過是官府出面給農民提供的低息貸款,在現代看來這並非什麼驚世駭俗的操作。

但那可是比後世提出“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提早了幾百年。

當然,王文川的變法肯定跟凱恩斯主義不是一回事,但這種超前的思想意識,確實被後世之人所稱道,就連很多外國人,也都驚歎有家。

青苗法的內容,其實很簡單。

青黃不接的時候,農民沒錢買種子、買肥料,他們能怎麼辦呢?

要麼是賣地,要麼是借錢。而借錢的話,也只能找富商大戶借錢。這些富商大戶肯定要趁此機會狠宰一筆,收取高利貸,如果農戶還不上貸,那就順理成章地兼併土地,或者收買人身自由。

這樣一來,脆弱的農業經濟更是會遭受重創,農民破產了,國家在這個過程中也沒有任何好處。

便宜全讓這些富商大戶給佔了。

而如果青苗法能夠順利施行,農民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就可以向官府借貸,度過難關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官府在這個過程中將富商大戶賺的黑心錢收歸國家,還可以將糧倉中的存糧進行置換,不管怎麼看,都是一種善舉。

但楚歌畢竟是後世的人,他很清楚王文川的變法最終以慘烈的失敗而告終。

也很清楚青苗法最終完全沒有像王文川預想中的那樣生效。

如果此時他再把這些新法的條目不加改變的推行下去,那麼結果也只能是像當年的王文川一樣,最終黯然退場。

“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改變其中的一些條目,讓新法的成功率進一步提升?

“應該從哪入手呢……

“從青苗法的借貸利率開始?”

楚歌首先想到的,是青苗法的借貸利率。

按照王文川當年的規定,青苗法的利率是20%,最高不得高於30%。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年息20%,這顯然是偏高的。

而且,在青苗法實施之後,確實導致了很多農戶的破產,一時之間,民怨沸騰。

民怨沸騰這一點,給王文川造成了巨大的輿論壓力,這也影響了皇帝的判斷,最終變成了他被罷相的直接誘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