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 (3 / 10)

在當時的局勢下,盛太祖確實沒有更多的選擇。

留下來,義軍內部也遲早會內訌,即使不內訌,也很有可能被北蠻重點討伐。在彭大帥手下發展,終究是束手束腳。

所以,如果霍雲英一直只知道打仗,那麼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北蠻的將軍董承雲就會圍攻楚州城,而這是一場不可能打贏的戰鬥。

即便來的不是董承雲而是其他北蠻將領,即便帶人逃出楚州城,也依然是遊戲失敗。

因為這意味著玩家沒能好好地分析當前義軍內部的局勢,繼續發展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想離開,要把手下人帶走是絕對不可能的,只能帶走一小部分。

但具體帶走哪些人,這當然是有講究的。

因為帶走的這些人,不僅是未來打天下的班底,還可以體現出盛太祖的識人之明。

霍雲英不由得想起之前曾經在網上看過的一個問題。

“像盛太祖一樣底層出身的皇帝,他們手下的名臣、名將往往都是家鄉附近小範圍的一小撮人,為什麼名臣名將會在那個地方扎堆出現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其實就是兩個字:“平臺”。

在什麼平臺上,就能做成什麼樣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只是普通的平民,一輩子種地放牛,那麼到他七八十歲的時候,也不會變成一名大將。

而如果一個人從十幾歲開始就一直打仗,手中的資源越來越多、交手的對手越來越強,那麼只要他有一定的天賦,總能成為一個不錯的將領。

很多時候,各個小地方都有聰明人,而這些聰明人的聰明程度,其實相差無幾。

真正讓他們拉開差距的,是平臺和資源。

而開國皇帝,就是這個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這些名臣、名將遇到一個個難以戰勝的敵人、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或許會失敗,但大量的資源可以給他們兜底,讓他們不斷的嘗試。

更何況他們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所以,他們最後會取得比其他人都要高的成就。

當然,這麼說的前提是,他們都是可造之材,都有著不錯的天賦。

如果是一些沒有才能的人,再大的平臺也毫無意義。

所以,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於,開國之君有識人之明,能夠知道這些人的才能和潛力,把他們放到最適合的位置上,選拔出最有能力的人才為自己所用。

而“義軍”這個身份的扮演關鍵,就在於此。

作為義軍,霍雲英並沒有遭遇多麼艱難的戰鬥,前期遇到的北蠻軍隊並不難打,而且在天下群雄並起的環境下,想要招募一支幾百人的軍隊也並不算困難。

同時期的其他義軍,基本上也都能做到這一點。

那麼,是什麼讓盛太祖跟其他的義軍產生了本質上的區別呢?

就是三點:看清天下大勢的判斷力、做出正確選擇的決斷力、選拔人才的識人之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