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184章 古人坑古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4章 古人坑古人 (4 / 6)

但這種懷疑都被司馬義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化解了。

同樣是稱病不上朝,同樣是表現得垂垂老矣、似乎下一秒就要歸西;同樣是代表著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而且朝中有很多重臣與他關係莫逆。

其實仔細分析司馬義當時的形勢,會發現他雖然是重臣,但所掌握的力量仍舊是遠不如皇帝的。

可是他卻硬憑著一通難以理解的騷操作,奪位成功。

這其中固然有皇帝一方在政治上愚蠢幼稚而司馬義老謀深算且厚顏無恥的原因,但從結果上來說,他就是成功了。

盛太祖敢不敢賭自己死後,自己的皇孫也依舊能像自己一樣,穩穩地保住皇位?

敢不敢賭一旦被篡位,不會像楚魏之交那樣開啟一個前所未有的異族入侵的大混亂時代?

顯然,他不敢賭。

如果站在事後分析,假設當年司馬義的那位皇帝,或者他之前的兩位皇帝,早下決心找個理由把司馬義殺了,那也就不會有之後的一系列事情。

或者不需要皇帝動手,只要司馬義能早死幾年,那麼他留在史書上的形象應該就會是:納賢治民,文武雙全,兩朝託孤,三代忠臣。

可他到了七十多歲,在人生的最後兩年,才向所有人展現出他原本的樣子。

所以又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司馬延到底有沒有問題?

楚歌也只能說:不知道。

因為這一切無從驗證,即便能夠再走一遍當時的歷史,即便是站在局中人的角度,也無從驗證一種沒有發生的可能性。

楚歌從內心中更傾向於相信司馬延當時確實沒有造反的念頭,也願意相信這只是一次冤殺,但如果站在皇帝的角度上來看,也確實冒不起這個風險。

想到這裡,楚歌輕輕地嘆了口氣,最終確定了司馬延的死因。

司馬不死,兩淮不止。

當時出身於兩淮的官員在朝堂中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從司馬延到周平,不斷地培植黨羽。而當時司馬延之所以能夠如此乾脆地辭相,恐怕也正是因為選好了周平這個繼承人,知道周平可以很好地保住自己的利益。

盛太祖倒是也想扶持其他的勢力來對抗兩淮集團,但畢竟兩淮集團的根基太過深厚,難以撼動。

那麼,就乾脆讓周平的勢力不斷膨脹,再來個一窩端。

至於原本就是兩淮集團真正代言人的司馬延,結局自然也就註定了。

盛太祖雖然也挺能活的,但他不能預知未來,在這場壽命的競賽中卻沒有什麼信心。

更重要的是,他也沒有跟司馬延比壽命的必要,畢竟,他是皇帝。

“來人。

“朕要親自提審周平的那個親戚,李佑。”

楚歌知道,這次審問會得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李佑會招認,周平謀反之前,曾經去找過司馬延,而司馬延給他的回答是:我已經老了,我死之後,你們自己好自為之吧。

而這句話,將會成為盛太祖下定決心殺掉司馬延的導火索。

至於這件事情,誰錯了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