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系統提示出現在他的視野中,楚歌愣住了。
【正在根據所有案件的處置情況,重新計算大盛朝國祚。】
【大盛朝享國祚:五十九年至一百七十八年。】
【“皇帝”身份通關失敗!】
楚歌看著眼前的這幾行提示資訊,愣住了。
什麼情況?
之前他已經處理了南北榜案和空印案,同時也在批閱奏摺的過程中,處理了茫茫多的其他政事。
之前查閱大盛朝的國祚,都妥妥的在及格線以上。
但之前查閱國祚,查閱的只是南北榜案和空印案這種大案要案單獨對大盛朝國祚的影響。
而最後,隨著盛太祖的駕崩,系統所展現出來的大盛朝國祚,卻是所有案件加在一起之後的結果。
楚歌眉頭緊皺,陷入沉思。
“果然這個身份扮演根本沒有那麼容易通關,我遇到了很嚴峻的問題……
“為什麼呢?
“我肯定是漏掉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案件,所以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漏了什麼呢?我怎麼完全記不得?
“而且,為什麼這個國祚,還是上下浮動的?最低是五十九年,最高是一百七十八年,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一些吧。
“如果按照最低的五十九年計算,豈不是約等於二世而亡?
“太離譜了,什麼樣的事情能導致二世而亡?
“……謀朝篡位?”
楚歌一分析,立刻覺得這裡頭隱藏的資訊量太大了。
盛太祖屬於是很長壽的皇帝,在位活到七十歲,而五十九年國祚,意味著他的皇位還沒傳給皇太孫,大盛朝就已經結束了。
要說因為底層農民起義被推翻?或者外敵入侵?
可能性都不大。
一方面,盛太祖創立大盛朝的過程中,整個底層其實已經洗過一次牌了。在天下初定、休養生息的過程中,爆發大規模底層農民起義的可能性很低很低。
即便爆發,也不至於把大盛朝給推翻掉。
另一方面,盛太祖晚年其實基本沒有外患。
就像趙海平正在扮演的,在盛太祖壯年時曾經幾次討伐北蠻,將北蠻遠遠地趕到漠北,根本不敢進犯大盛朝的邊境。
就算北蠻回到草原之後又逐漸覺醒了當年那種剽悍的戰鬥力,而且隨著草原各部的統一再度對大盛朝構成威脅,但頂多也就是入寇、擄掠一番,要說直接讓大盛朝亡國?短期內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