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帝不喜歡看奏章,那麼臣子摸清楚了這一點,必然會逐漸拿捏。
比如大盛朝後期就有一位皇帝,對朝政不感興趣。所以當時的太監就喜歡在他玩到興頭上的時候把一些關鍵的奏摺拿給他看。這時候皇帝會很不耐煩地說讓他們自己去處理,於是,這些太監們就真的開開心心地自己去處理了。
久而久之,皇帝的權力就被竊取了。
當然,把太監換成文官,其實是一樣的道理。文官嘴上雖然說著仁義道德,但要真的發起壞來,節操不見得比太監更多。
所以,楚歌能不能混?
能不能因為累就不看這些奏章?
不能。
因為他猜測,這次破解副本的關鍵,很有可能就藏在這堆積如山的奏章之中。
長年累月地批閱奏章,本來就是做一個好皇帝的先決條件。
因為古代的通訊十分不發達,皇帝在深宮之中,不可能時時刻刻掌握每個官員的實際情況,更不可能瞭解到國家的邊境地區、鄉縣或更底層區域的實際情況。
獲取資訊的唯一方式,就只有這些大臣們的奏摺。
所以,楚歌只能耐住性子,繼續批閱這些奏摺。
好在《暗沙》只是一款遊戲,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楚歌倒也不需要真的幾十年如一日的批閱這麼多奏摺,在遊戲時間推進到第三天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第一份至關重要的奏摺。
之所以知道這份奏摺至關重要,一方面是因為他看到奏摺時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案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系統提示了。
這份奏摺,是一位御史的上書,主要內容是今年二月的會試已經發榜,但大盛朝北方計程車子卻無一人上榜,錄取的五十多名士子全都是南方士子。
這在大盛朝開國至今近三十年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於是榜單一出,朝野震動,流言四起。北方士子們跑到禮部擊鼓鳴冤,要求皇帝徹查。於是才有了這位御史的上書。
當然,上書的也不只他一個人,還有很多其他的大臣也都上了奏摺,有不少大臣都希望皇帝能徹查此事,但也有一些大臣奏摺中的意思,是站在了主考官的那一方。
而在楚歌看到這份奏摺的同時,他的視野中也出現了幾行簡短的系統提示。
[已正式啟用本試煉幻境中的關鍵案件!]
[在心中做出大致決定,系統會自動形成方案,交由各部門辦理。]
[案件處理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大盛朝未來的國家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