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那個笑話:陣斬敵將分幾步?三步,第一步,找到敵將在哪;第二步,衝過去把敵將刺死斬首;第三步,再撤回來。
問題是這其中的每一步細品起來,都是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
先說找到敵將在哪。
那可是兵荒馬亂古代戰場,大將身邊也有副將和士兵,又沒見過照片,離著那麼老遠,怎麼能認出哪個是要斬的大將?
就算離近了之後可以透過盔甲服飾的細節和站位等資訊來確定地位最高的將領,可由遠及近是一個過程,等能看清楚的時候意味著自己早已衝入敵陣、身陷重圍,無數人在以各種姿態圍攻你狀態下,還能不能保持這種判斷力?
這又不是玩遊戲,能直接開幽靈模式或者上帝視角慢慢觀察。
其次,如何刺死敵將並斬首?
敵將身邊有那麼多其他的將領和小兵,敵將本身也不是弱智,都會反抗,會想要圍殺你。
就算這一切都順利完成,那麼,如何再撤回來?
即便殺了主將,訓練有素的軍隊也不會瞬間崩潰,相反,那些副將反而會瘋了一樣追過來要搶回主將的頭,這也就意味著還得繼續殺出重圍,揚長而去。
到那時候,才能說這場戰鬥贏下來了。
總之這難度就兩個字:非人!
也難怪“萬軍叢中斬上將首級”這件事情,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此之高,沒幾個猛人能真的做到。
趙海平毫無頭緒,於是又檢視了許多網友對這個歷史事件的討論。
有人說,秦將軍肯定是用了某種計謀,比如假扮成使者,或者藏身於馬腹中,或者單純就是馬跑得快一個閃現來到面前殺了人就跑……
但仔細分析一下這些說法顯然都是扯淡。
因為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那就是這位早就有名將美稱、作為敵方勢力頭號大將的高毅,實際上是個弱智。
弱智到對方提著幾米長的槊快馬跑過來,他還以為對方是使者,或者因為其他的原因完全沒有防備。
又或者可能是秦將軍當時掌握了某種天頂星科技,能夠完成十餘里的瞬移。
史料原文裡就寫得清清楚楚:未至十餘里,毅驚,來逆戰。
也就是說,當時秦開雲帶著輕兵去襲擊高毅的後軍,在十餘里的距離時,高毅發現了秦開雲帶著的軍隊,所以驚了一下,準備接戰。
這也跟試煉幻境中的場景完全吻合。
當時趙海平注意到,敵軍有一個變陣的動作,從向內進攻渡口的圍攻陣型,轉為向外野戰的陣型。
而且,整個過程可以說得上是有條不紊,而且高效。
趙海平因為聽了副將的勸說,稍微停留一下等待身後的副將和士兵,結果雙方接戰的時候,敵軍的陣型已經基本上快要變化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