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白霧再度散開的時候,李鴻運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之前的總督衙門,而是來到了宮中。
此時,他正跪伏於地,上方傳來皇帝的聲音。
“朕問你,五月端午汛河堤決口發大水、演了一些良田,到底是怎麼回事?
“顧閣老說,是嚴閣老在暗中授意,你又怎麼說?”
李鴻運不由得心中一喜。
終於來了!
能見到皇帝,就意味著之前做的選擇,對了。
而此時他的回答,將直接決定之前那麼多鋪墊的成敗。
李鴻運跪在地上,深吸一口氣,回答道:“陛下肩負江山社稷,治大國若烹小鮮,萬不可意氣用事!
“此時正值多事之秋,各省各道饑荒頻發、天災四起,東南蕩寇的局勢更是將到決戰之時,此時若是興起大獄,牽扯眾多,恐怕立刻就要天下大亂了!
“嚴閣老當政數十年,陛下應該比臣更瞭解他,臣受了嚴閣老的知遇之恩,不能忘恩負義,但同時臣更是陛下的臣子,要忠於陛下。
“陛下問端午汛河堤決口一事,臣已經在奏疏中寫明瞭,陛下若是不信,臣願意請辭下獄聽候陛下發落,但臣懇請陛下,選個適當的時機再徹查此事!”
李鴻運說完這番已經提前打好腹稿的話,就跪在地上等待皇帝的回覆。
他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如果還是失敗……那隻能把目前為止的所有判斷再全部推翻重來了。
好在,漫長的等待之後,李鴻運聽到皇帝的聲音變得和緩了許多。
“你能這麼說,倒也足以見得你是個公忠體國之臣,既然如此,朕就先不問你端午汛決堤的事了。
“朕聽說,東南蕩寇的仗打得很艱難,但頗有戰果,連戰連捷,現在只剩下一處蒲寧港拿不下,軍需不繼,是不是?”
李鴻運趕忙說道:“臣本不是封疆之才,在東南只是勉力撐持,有負陛下厚望。”
皇帝頓了頓,又說道:“好了,朕知道你的難處了。回去吧,東南不可一日無你林襄敏。至於你要的軍資,朕會跟內閣說,讓他們無論如何都將軍需給擠出來。”
李鴻運趕忙磕頭:“謝陛下隆恩!”
……
白霧瀰漫,下一秒鐘,李鴻運又回到了總督衙門。
沒有回到初始場景,這說明李鴻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竟然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