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113章 靜觀其變,以待天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3章 靜觀其變,以待天時 (1 / 3)

林襄敏若有所思:“上達天聽……

“確實,徐先生你說得很有道理。現在不論是嚴閣老或者顧閣老那裡,都很難要來軍資。唯一的辦法是主動捲入兩位閣老之間的鬥爭,火中取栗……

“此事風險極大,一著不慎恐怕就要被抄家滅族;可如果能成功,收益也同樣極大……”

林襄敏踱著步,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後,他問道:“那請問徐先生,我該選何事作為突破口呢?”

李鴻運沉默片刻:“這個……我也不知。”

林襄敏愣了一下。

李鴻運“我也不知”四個字說得相當理直氣壯,因為他確實不知道。

之前他只是跟楚歌分析了一下當前內閣以及東南的局勢,可倆人也都沒想出什麼好的辦法。

李鴻運對林襄敏最後說的這個解決思路的大方向,還是他白天的時候絞盡腦汁想出來的。

至於具體的做法?

他倒是想了幾個,但全都自己否了。

比如,李鴻運曾經想過,是否可以暗中將嚴茂青的這封密信交給顧清章的人,或者想辦法將嚴茂青要毀堤淹賊的事情暗示、透露給顧清章。

如此一來,等於是向顧清章納了投名狀,顧清章有了辦法扳倒嚴閣老,到時候或許也會念他倒戈有功,保住他總督的地位,繼續支援他蕩寇。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這條路絕對行不通。

原因很簡單,政治鬥爭裡的站隊,可不是你想換就能換的。

如果所謂的政治鬥爭就是左右橫跳,那未免也太簡單了,簡直是有手就行。

這樣做,有三個問題無法解決。

第一,密信這種東西,到底能否作為朝堂上的證據?更何況密信中可從未提到鹽稅、賤賣田地的事,只是嚴閣老隨便提了一嘴,從軍事角度問毀堤淹賊的可行性而已。

如果嚴閣老不承認這密信是他所寫,或者承認了,但辯解說,僅僅是從軍事角度提出了毀堤淹賊這樣一個不成熟的意見,並未明文下令,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林總督和鄧將軍手上,又該如何?

如果淹田一事壓根就沒有發生,那又怎麼證明嚴閣老要做這件事?怎麼定罪?

第二,顧清章沒有上帝視角,他為什麼會相信林總督這個鐵桿的嚴黨?

在顧清章看來,林總督給嚴茂青又是送錢又是送戲班,能當上總督全賴嚴茂青的提拔,二者的利益已經是深度繫結。

此時倒戈,為何?為了家國大義?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站在顧清章這一邊?

這樣的人,顧清章多半是不敢用的,更不敢拿著一封所謂的密信就在皇帝那裡向嚴閣老發動進攻。因為進攻一旦失敗,顧清章的損失也極大,甚至可能滿盤皆輸。

顧閣老已經隱忍了數十年,不可能如此貿然地將全部希望,壓在一個倒戈的嚴黨身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皇帝的態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