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有五六十人是唐大人的親兵,還有百餘人是普通的兵卒,由一名姓徐的百戶統領。其他則是由縣城中的精壯組成的鄉勇和民夫。
趙海平很清楚,靠自己肯定是打不過這些東夷賊兵的,所以自然也加入了這支隊伍,還領到了一把長刀。
這些兵器都是從縣城庫房中搬出來的,雖然看起來比較一般,還有鏽跡,但好歹也比空手強。
很快,兩百餘人快步趕往縣城的東門,按照線報,那是東夷賊寇攻來的方向。
然而還沒來到東門,已經聽到前方一陣騷動,竟然跟東夷賊寇直接撞上了!
跟趙海平一起行進的民夫們全都陷入慌亂,顯然沒想到這些賊寇竟然來得這麼快!
按理說,縣城上應該也有守備,雖然人數不算很多,但憑藉著城牆,總該堅持到援軍到達吧?
沒想到竟然這麼快就失守了!
狹路相逢,唐縣令情急之下也來不及多說,只是在馬上揮舞著大刀,高聲喊道:“殺賊!殺賊!”
慘烈的巷戰當即爆發,一片混亂!
就連趙海平,都還有點暈頭轉向的,更何況是其他計程車兵和民夫。
好在趙海平畢竟也算是身經百戰了,雖然只是普通民夫的身體,但在陷陣之志和屍山血海兩個戰鬥天賦的加持下,再加上他作為武卒的戰鬥技巧,倒是沒有在第一輪交鋒中就倒下。
清脆的兵刃交擊聲不絕於耳,呼喊聲和慘叫聲更是此起彼伏。
兩百餘名義勇與一百餘人的東夷賊寇死命拼殺,地面很快就被鮮血所染紅。
在一片混亂的戰場中,趙海平努力確認戰場的形勢。因為他很清楚,這種副本指望一命通關那是絕對不現實的,戰鬥固然重要,但收集情報也很重要,要提前為下一次嘗試做好準備。
己方這邊主要由三部分人組成:唐縣令帶著五六十人的親兵,看起來戰鬥力最強;徐百戶帶著近百人計程車兵,戰鬥力要差了一大截;剩下的那些臨時組織起來的鄉勇和民夫,基本上沒什麼實戰經驗,不送人頭、不逃跑就不錯了,頂多是壯壯聲勢。
不過,也有些人展現出來的戰鬥力超出趙海平的預估:一個是鄉勇中有一名身材高大的漢子,很能打;而另一個則是唐縣令,明明是文官出身,卻手持大刀親手砍倒了三四名東夷賊寇,這表現甚至比那名姓徐的百戶還要猛得多。
趙海平自己當然也沒有留手,他特意選了最適合戰鬥的身份與天賦,就是為了現在。
只是打著打著,形勢卻變得越來越不樂觀。
因為東夷賊寇那邊的實力明顯更強!
賊寇有一百餘人,雖然在人數上還要稍微少一點,但真打起來卻有些一邊倒的趨勢。
因為這些東夷賊寇竟然全都配著夷刀,每個人的刀術也都很精湛,而且十分兇惡,一看就是九死一生的亡命之徒。
己方哪怕是唐縣令帶領的親兵,一對一恐怕也沒什麼勝算,更何況是戰鬥力更低的普通兵卒和鄉勇。
不僅如此,在這些東夷賊寇中還有一名東夷將軍、兩名影侍和一名浪客,這幾個人的戰鬥力更是誇張,甚至那名浪客一個人就輕而易舉地斬了七八名親兵,完全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