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黑潮過後,大片海域都顯得毫無生氣,以前不時能在海面上看到的成群飛魚也都不見了蹤影,四周只有無邊無際的海水洶湧,顯得浩瀚無極,shirey 楊在甲板上眺望海天盡頭,過了半晌才說:“陳教授是我爹父親生前的好友,他的心願就是我父親的心願,冒再大的風險我都不會在乎,不過南海真遼闊,珊瑚螺旋中的歸墟更是詭秘莫測,我有些擔心咱們能不能順利找到秦王照骨鏡,畢竟咱們的打撈隊人又少船又小。”
我對她說:“這有什麼可擔心的,人少船小不算問題,咱們人雖少,卻個個都有獨當一面的本事,這叫兵貴在精而不在多,古代中國陳勝吳廣起義,開始的時候才有八九百人,他們向全世界發出了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偉大吶喊,登高一呼揭竿而起,一度橫掃天下,可是後來這支隊伍為什麼失敗了呢?就因為他們的人越來越多,成了一夥烏合之眾,失去了革命的純潔性和團結的戰鬥力,咱們應該吸取農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就連咱們去沙漠時候的向導安力滿老爺,都知道胡大的神喻是——世人唯有團結才會獲勝,另外在吸收隊員的時候也要格外慎重,寧啃仙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人少心齊,不怕不能成事。”
shirey 楊微笑道:“怎麼你什麼事都要引經據典呢?是不是這樣顯得特別有說服力?不過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同舟共濟,就需要團結無間,互相信任是極重要的,你信得過船老大阮黑嗎?”
我已料到會被她有這麼一問,但還是稍加沉吟,想了想才說:“只聽說阮黑是越南籍華人,為了避難才流落海島,他以往的經歷我並不瞭解,他心裡怎麼想的我也不清楚,但本質是可以透過現象表現出來,從這些天的接觸來看,我覺得他……還算是位可以信賴的蛋民,我在山區插過隊,還有在部隊和做生意的時候,都接觸了無數勞動人民,我相信我的眼力不會看錯。”
shirey 楊說:“那就太好了,既然能夠信任他,就應該有容人之量,想信船老大也有他的理由,所以你就不應該再去窺探艙板後的東西,破壞這船上的規矩,雖然我也覺得很好奇,不過我想咱們還是更應當尊重船老大的建議,這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shirey 楊的勸說下,我只好強行忍住好奇心,承諾不到萬不得以,不會破壞這條禁忌,隨後我們回到船艙,開始吃多玲燒的飯,船上一日三餐都是由她準備,不過船上的清水使用量有嚴格限制,所以使得飲食非常單調,我們藉著吃飯的機會,把眾人召集起來,商議了一下最重要的事情,為即將進入珊瑚螺旋做好準備,我們在海上自西向東,過了當前這道深不見底的海槽,海底的地勢會突然聳起,以那條海底山脊的楞線為界,以東的海域就完全屬於珊瑚螺旋了,那裡好象是一片沉沒的群島。在四周深海的包圍下,海底呈現出極大落差,螺旋內非常接近海面。
珊瑚螺旋分內外兩層大珊瑚礁,範圍很大,直徑約有一百海裡,其具體形狀則完全無法探明,兩層螺旋中間的區域下陷,都是密集的珊瑚森林和海溝。由於這一帶海底兩山環合,數萬年海氣凝聚,空中風暴雷暴常年不斷,電子裝置會時常失靈,海底又有鬼火幽靈之類的傳說,所以近數百年來,很少有人敢冒然進入,有些投機的探險者和打撈船冒死前往,也都有去無回,不知是因為迷失了航向。還是遇到了什麼其它海難。有些蛋民為了生計下海採蛋,最多隻敢到大螺旋外圍的海底鐵樹從裡採蛋,從不敢越雷池半步。就連明叔和他舅公也未曾進去過,明叔的舅公就是在外螺旋做蛋民的時候,在水底遇到惡魚送了命,屍首都不得回歸故土。
載有“秦王照骨鏡”的沉船,叫做“瑪麗仙奴”號,是一艘私人的豪華遊輪,屬於南洋的一位富豪,此船在風暴中偏離航線,誤入珊瑚螺旋觸礁沉沒,唯一倖存的船員描述“瑪麗仙奴號”沉沒之處。海底都被潛燃的火光照亮了,那情景好象是目睹了海底的水晶宮浮動隱現。
南海海底蘊藏著大量油氣,地底還有活躍的火山時常噴發,但油氣噴湧沒有如此大的能量,珊瑚螺旋附近的海域也沒有海底火山存在,只有風水中所說海氣形成的“龍火”燃燒,再加上附近巨蚌殼中的月光明珠相映,才有可能把海底照得通明,不過這種奇觀並非等閑能夠見到。一個月中大概只有一兩次機會。
在風水中將世間泥土山石分為九類,包括墳、址、祠、墟、蓋等,墟域之地,陰氣最盛,可納日月星辰之精氣,據說海底老蚌之珠能夠應月,正是借得墟中陰精之氣,從海底陰火和南珠這兩大獨一無二的線索來看,“瑪麗仙奴號”必在珊瑚螺旋的海眼附近,進了珊瑚螺旋,只要尋得南龍在海底的餘脈,就不難找到沉船和老蚌成群的海底森林。
我們這只打撈隊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如何進入暗礁密集的珊瑚螺旋,進去之後,如果天氣不好,怎麼才能在沒有羅盤的情況下辨認方向,這也是所有妄圖染指南海這批巨大寶藏的探險家們,所共同面臨的最大障礙,如果無法克服,就只能望洋興嘆。
好在我們掌握著中國古代盜墓者秘而不傳的奇術,摸金校尉的風水秘術對南龍各條餘脈有精確的論述,南龍雖起於峨眉山,最後從浙江入海,但在海中最大的一條餘脈卻延伸至南海的盡頭,風水中所說的海氣,有一部分關於潮汐執行的概念,若以現在的原理來看,實際上是指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而産生的海洋潮汐,是一種海水週期性的漲落現象,由於和天文現象有關,故此也名“天文潮”,漲海的現象雖然相同,但在時間上人為的作出一個區別,晝為潮,夜為汐。
月球和太陽由於距離地球的遠近不同,月球的引潮力強於太陽二倍多,所以潮汐的大小和漲落時刻不是固定的,主要隨著月球之執行變化,再加上各個海域地形深度,以及徑偉度等因素的影響,除了每天升降兩次的半日潮外,還有每天升降一次的全日潮、每天兩次或一次混雜的混合潮,在鉛直方向上表現為潮位升降,在水平位置上表現為潮流漲落。
在南龍盡頭的珊瑚螺旋海域,由於海氣紊亂,最常出現的是雜亂的混合潮,每月初一、十五並後則有大潮,“瑪麗仙奴號”就是在滿月時,遭遇了風暴潮與天文大潮並發的大海難,才被巨浪卷進了大船難以進入的珊瑚螺旋。
昨夜在海上遭遇了上水龍,險些舟覆船沉,不過這次航海運氣還算不錯,因為準備充分,即便有些波折也是角驚無險,沒遇到什麼太大的困難,又得了一口罕見的石鏡古棺,識貨之人無不振奮,此時調整航向沿著海槽邊緣徘徊,直航行到天快要亮了的時候,天空仍是黑雲壓頂,看不見日月星辰,海面上風高浪急,羅盤開始失靈,這正是抵達珊瑚螺旋的預兆,接到明叔在千裡傳音筒裡發出的訊息後,我和shirey 楊急忙到駕駛艙,取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木匣和一個黑色瓦罐,準備施展搬山填海中記載的秘術,只等待時機一到,就要藉著早上潮水大漲,一舉穿過珊瑚螺旋外圍的暗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