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白耗費口水好一番解釋,方把眾部下安穩住。而後他施展法決飛上半空,搖搖晃晃的圍著海島轉了一圈,把一切都看個明白。回來立刻就下令返回大船。
他腦子裡一個念頭蹦出來,卻是一刻也按耐不住,立刻趕回南烏。召來了‘建設專家’馮波一家六口,再次來到血骸島上。
幾人聯手施為,只用了四、五日便將海島外圍暗礁清除大半,用法術做了個簡易碼頭。與此同時,他讓王燕飛親手把幾幅靈石機關圖送去奇珍樓裡,使重金打造出來。
其中小半機關,裝在一艘堅固的千石中型海船裡。此船無桅無帆以靈石機關為動力,能在血骸島周圍任意行駛。
而另外大半機關,便用機關船運抵島上新蓋的工坊之中,眾人一起動手設法將之組裝起來。裝好一看,就似地灶上一口古怪無比的巨型大鍋。這還不算完,蕭白又令‘火眼貓’平小筅在機關上燒錄符文,其他四位符籙師再旁輔助,花費了月時光,終於餘做成了一臺靈石高爐。
此高爐用靈石驅動,下有‘旋風真火陣’升溫,執行起來溫度奇高無比。只需把鐵礦石丟入其中,配上一副‘引子’,短短時刻便能倒出一爐鋼水,能日產鋼鐵萬斤。
其實平小筅只聽的懂什麼叫‘溫度控制’,卻根本不懂什麼叫‘面心立方晶格’什麼叫‘固溶碳’,總之是按照蕭白要求去做,一套工藝下來,產出的鋼鐵竟是不受磁力影響,可用機關船平安運出島外,再將之裝上大海船運回國內。
至此南烏金屬危機頓解,過的數月更是搖身一變,成了鋼鐵大國。
金屬問題解決,按照《報告》所言,接下來需要解決的便是‘交通’、‘能源’和‘醫療’三項。
‘交通’之事倒也簡單。南烏城市盡皆靠海,海路暢通自然無礙。需要道路的是許多新建的拓荒農場,蕭白拿出南烏地圖,大筆一揮就定下了三縱三橫六條‘公路’。
資金批下之後,便讓‘馮氏建設家族’令三萬勞力開始修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醫療’之事也不復雜,南域東部本就是丹道山的地盤。蕭白手書一份《微生物論》,帶著一件名為‘水晶觀微鏡’的法寶,親自叩拜山門之後,南烏國便多了許多名為‘醫院’的大型醫館。
至於‘能源’問題——南烏缺煤。百姓做飯缺少燃料,自古以來便是如此。總算南烏國沒有冬季,民間只有曬死的從未聽說過凍死的。蕭白雖然想出個‘沼氣池’的法子,但卻不太適合在城中推廣。
忙碌之中時間匆匆而過,四二年年關將過,蕭白又令人再造兩艘機關船,順便造了許多高爐零件備用。
血骸島上勞作者並非奴隸,而是蕭白別出心裁聘請的‘工人’。吃住全包,每人每月1個金幣,幹滿三年者工資翻倍。
工錢之高前所未有,一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等季風颳起之時,血骸島上已是人頭攢動。粗略統計圍著高爐勞作者能有個一千多人,單單是新蓋的鐵柱房屋就有二百棟。
大海船每隔十日便會送來一船食物,什麼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唯獨蔬菜水果略有不足。
島上人手一多忽而流言四起,卻道島名不吉,眾人下場堪憂。再加島上怪事不少,於是許多工人竟辭職要走。
蕭白聽了,乾脆下令改島名為‘靈鋼島’,意為以靈石練鋼的島嶼。想要走的,他絕不強留,工錢夠高有的是人想來。換了許多工人,終是穩定下來。
四二年起南烏鋼鐵產量大增,甚至有些過剩。而同時有些過剩的,便是漁獲。
大海無邊無涯,對於龍仙大陸上這點人口來說,海魚幾乎是無窮無盡的。
卻說之前張燕芝執政時,生怕再鬧食物危機,便令各處全力生產。結果南烏造船廠有些發力過猛,致使如今海上跑的大型漁船有些太多,漁船多了漁獲自然便‘過剩’了。
再說一月份,若在‘北方’正是大雪紛飛的季節,而在最南端的南烏國卻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
天氣一熱起來,鹹魚醃製不及,便會腐敗發臭,造成的浪費極大。
這日也是巧了,張小泉過來報告‘浪費’問題的時候,蕭白正想解決‘炊事燃料’的事。他用鐵皮弄出個不給力的‘太陽能’灶,聞聽此事一拍腦袋,卻又想出了‘鐵皮罐頭’的法門來。
只需使用靈石機關打製鐵皮,再把鐵皮弄成盒子,把魚肉、豬肉、雞肉、澱粉、豆粉、精鹽再配上些許香料和微量硝石密封其中即可。
做出來的‘鐵皮肉罐頭’味道很是一般,只是儲存起來非常方便。據說存放在陰涼乾燥之處,隨便放個三、五十年拿出來還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