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活在單口相聲的世界怎麼辦> 第七章 兗州城裡馬秀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兗州城裡馬秀才 (1 / 2)

兗州城很大,大到用語言根本描述不來一星半點兒,在兗州城州府藏書閣裡放著一本厚厚的城市發展史,已經經過了十餘次更替外加三次纂抄。

若是單純的以方向來劃分,就要找一個地方做點;這個點不是州府衙門,而是被人們預設為中間的夫子廟。

夫子廟佔地不大,只有五百平方米左右,建築風格採用的是魯南的風格,厚重典雅不奢華,用料由全城的人募捐的錢得來。

青灰色的磚瓦,原木的大門,飛簷沒有任何裝飾,斜斜的直插入雲;走進大門,順著迴廊掛滿了一排排的風鈴,風一吹,叮鈴鈴的,奏出一首風中的樂曲。

院子的中間有一棵巨大的榕樹,粗大的樹幹要五個人合抱才能圍起來,樹上綁滿了紅絲帶,那是帶著孩子來祈求文運暢通的父母掛上去的。

正殿就是夫子像了,過了正殿到後殿,是灑掃廟門的老秀才住的地方;這裡的廟祝只能由科考無望的讀書人擔任,都是自願來此的。

以夫子廟劃分,東城大片大片的私人園林,住的都是官府大小官員;西城住的多是富商,大小宅門,鱗次櫛比;北城就是平民區了,高低錯落,劃分齊整;至於南城,那是消費娛樂的地方,勾欄院舍,茶館酒莊,飯店當鋪……

這樣劃分只能說個大概,腦海裡根本不會有印象。

是以不如按主要地標建築描述一番,西城最顯眼的就是靠近運河的碼頭。

在這裡每天都擠滿了運貨賣貨的大小船隻,各種原材料和成品從這裡吞吐,兗州城大多數的壯勞力,沒有一技之長的都會到碼頭這裡來扛包,只要肯下苦力,一個月掙得的銀錢足夠一家人的吃用。

緊挨著碼頭的騾馬街,聚集著城裡所有的車馬行,大騾子大馬,犍牛毛驢子,兩套的大車,三套的牛車,只為大宗貨物的運輸服務。

牲口多,草料需求也就多,所以這騾馬街包攬了兗州城所有的牛羊草料,每天絡繹不絕的有鄉下的農戶趕著雞公車送草料過來。

當然,糞尿問題也需要解決,每天天不亮,成排的拉糞車排成行從這裡出發,去往各處鄉下,肥沃一方土地。

東城這裡玩的是文雅,沒有顯眼的地標型建築,只有塔舍碑林,假山遊廊,荷花池子,湖心亭閣。

北城就是平民居所,除了人頭沒啥東西。

最有意思的還要屬南城,大酒樓跑堂吆喝的夥計,怡紅院門口搔首弄姿的美女,賭坊裡吆五喝六的賭棍,蒼蠅館子裡獨坐自斟自飲的酒膩子,街邊躺著打盹裸露肚皮的賣肉屠夫,盯著糖葫蘆流口水被老頭攆也不走的小娃……

好一幅眾生相,寫上一天寫不清。

一年四季的兗州城,也是各有千秋。

到了寒冷的冬日,雪停了以後。

大街小巷、房簷屋頂,還沒有來得及清掃的白雪,一團團、一片片,反射著清冷的陽光,會刺的人睜不開眼。

路上行路的人,踩在厚厚的軟軟的棉絮一般的白雪上,會發出“噗嗤,噗嗤”的聲響,每一步都是如此艱難又如此有趣!

南城松雅書坊,店鋪的掌櫃正站在大門以裡手捧熱茶指揮著夥計們清掃積雪。

“屋頂上的!”掌櫃的高聲喊,“準備把雪推下來!聽我的吩咐!外邊的!站遠點兒!想被砸下面嗎!”

等人都退的差不多了,掌櫃的吩咐道:“上面的!推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