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雙方的父母一同支援,幫忙二人在s城市中心旁買了一套近230平方的套房,不過由於s城這幾年房價漸漲,倒也只能先行貸款,每個月還貸的數額扣除公積金,就要近一萬,還好二人收入不算低,倒也勉強應付得過去,住進新房的他們,過上了兩夫妻的小日子,兩人雖然是相親開始,可還是搭建於感情培養,情投意合的他們很是過上了一段濃情蜜意的日子。
由於盧冠傑比林蓓蓓稍微大上個三歲,年近三十的他,無論是長輩還是自己,均對孩子有些著急了起來,包括林蓓蓓父母,也挺支援,都說成家立業,這家裡頭可不能只有夫妻沒有孩子,被父母和丈夫催來催去,林蓓蓓終於是放棄了當初考研的想法,此一時彼一時,結了婚自然是一個互相遷就的過程,這她倒是沒有太多怨言,當即進入了備孕的過程。
幸運的是,身體健康的兩人在備孕後很快便中了獎,林蓓蓓便懷了身孕,這給兩家人都帶來了歡歡喜喜的感受,懷胎十月的過程中,林蓓蓓倒是沒有出現過於厲害的妊娠反應,平日裡照常工作,只是減少加班的她依舊按時完成了手頭的任務,很快,她便生下了女兒盧玉然,家裡頭倒是沒有給什麼壓力,也沒有非要男孫不可,兩家人共同歡天喜地地慶祝了一番,很快便開始面對起了現實的問題。
兩個孩子的婚姻,幾乎掏空了兩家長輩的存款,因此在孩子出嫁之後,無論是盧家父母還是林家父母,均繼續打拼事業,每個月的收入也有這麼個小幾萬,倒是沒有辦法過來幫忙帶孫子,兩家一碰頭,思前想後還是選擇了幫忙出點錢,請了個保姆。
雖然請了保姆,可問題依舊沒有被徹底解決,在那段時間,關於孩子被保姆喂安眠藥、老人被保姆毒殺的新聞幾乎是滿天飛,兩夫妻均挺掛心,最後只能在家裡頭安了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攝像頭,每天上班之餘還得看看家裡頭的孩子如何。
經歷了半年産假回到公司的林蓓蓓在工作中有些尷尬,六個月的時間,足夠公司人來人往地流動了一番,她原本的工作也另外有了人再做,哪怕她當初在公司裡有口皆碑,受人重視,現在也已經全都沒有,只得重頭打拼,更要命的是,她還要上幾個月的哺乳班,就連公司偶爾的中午聚餐、下午加班她均盡數不能參與,否則一旦漲奶便很是難堪,這也要她跟著焦頭爛額了起來。
等到晚上回家,她便得從保姆那接手女兒的照顧,她在網上看了挺多科普,都說父母應當在孩子嬰幼兒的時期多靠近孩子,否則以後萬一保姆不在,孩子會難帶,再說,她還得給孩子餵奶。
而且這其中她也有難言之隱,現在的保姆大多對個人生活質量要求挺高,像是她家的這個,也不樂意晚上帶孩子影響自己的睡眠,綜合種種考慮,她只能帶著女兒過夜,可女兒晚上睡覺不太消停,有時候可以鬧一整個晚上,要人筋疲力竭,盧冠傑白天工作壓力很大,他只能選擇和妻子分房住,否則第二天上庭估計都能被法官的催眠聲音給弄睡著。
光陰似箭,時間悄悄地流淌,很快便過去了一年多,這一年多期間,林蓓蓓幾乎是心力憔悴,她不斷地告訴自己等孩子大了就好,可依舊是累得一個頭兩個大,而在孩子一歲多近兩歲的時候,她又開始面對新的難題,現在的孩子都流行早教,無論是二人的親戚、工作單位的同事、以前的同學,有孩子的早就開始分享孩子的早教過程,這早教中心到處都是,收費不菲,身為中産階級的他們比誰都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二人咬咬牙,便選了上萬的課程,將女兒送去。
可這還不是全部,早教中心裡頭的老師三令五申,需要有家長過來陪伴孩子,盧冠傑由於一直在一線,經常接個大案子就能忙活個大半月,他肯定抽不出來時間,最後一切再度落在了林蓓蓓的頭上,她不得不和公司多次調節時間,拼了命的完成工作,甚至將工作在週末帶回家做,以此換來時間陪伴女兒的早教。
她以為孩子大了她會漸漸變得輕松,可她卻愕然發現,這疲憊並沒有盡頭。
而在女兒三歲那年,國家正式開放了二胎政策,她以前的老同學、老公單位的同事,大多開始了緊張的備孕課程,似乎一夜之間,到處都開始傳滿了二胎攻略,人們都說,孩子年齡要相近,才不會形成隔閡,等孩子懂事了,可能就會産生嫉妒心理;人們還說,這生的晚不如生的早,既然要累,幹脆一次性累完,以後便可以坐在家裡頭享福;人們更說,計劃生育的一代是孤獨的一代,現在終於有能讓兒女不孤獨,互相有倚靠,還能不努力嗎?他們語重心長地說了起來,如果有兩個孩子,以後孩子們奉養老人的負擔也少了很多……
一句一句,終於把林蓓蓓和盧冠傑也說動了,他們問過了家裡的長輩,長輩們都表示很支援,雖然說生男生女都一樣,若是能再生個男孩湊做一對好字,那便是更好的了。
生活就像一個迴圈,在四年之後,林蓓蓓和盧冠傑再次開始了備孕,這回,兩人依舊很是順利,才沒倆個月,林蓓蓓便再次中標,懷了二胎,林蓓蓓身體一向不錯,她倒是沒有什麼妊娠反應,可漸漸變得容易疲憊。
上幼兒園的女兒好歹還有保姆接送,可學校裡頭佈置的一萬個作業哪有那麼容易輕松完成?像是每個禮拜,幼兒園要求要交的什麼手抄報、畫畫、手工製品,就已經夠林蓓蓓忙活的了,更別說女兒在上幼兒園後就開始上起了鋼琴、舞蹈輔導班,每週各要送去兩次,回來同樣有家長監督作業。
她對工作漸漸地上不了心,曾經那個在領導口中優秀的員工,變得應付了起來,她依舊努力完成每一項工作,可她的時間太少太少,她沒有辦法像是從前剛入職一樣,全力以赴。
懷胎十月後,林蓓蓓順利生下了兩人的第二個孩子,這回的是個兒子,名字叫做盧星然。
曾經遠離林蓓蓓地,恐怖的嬰幼兒時期已經捲土再來,她面對孩子可以說已經被搞得筋疲力竭,兩家長輩也明白她的辛苦,思前想後,又同那位保姆談了談,延續了幾年,希望對方能將盧星然也照顧大,再走。
可長輩們並不明白,現在的教育和以前的教育不大一樣,在林蓓蓓和盧冠傑小時候,家家戶戶十有八九是鑰匙男孩,就連上個興趣班,有時候都敢直接給孩子零錢要他自己來去,平時裡該做功課做功課、該上課上課,全憑自覺。
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講究的是一個贏在起跑線上,講究的是全面發展、家校聯合,孩子稍微大些得去早教,上幼兒園起便要開始輔導班,甚至還得帶孩子每年旅遊旅遊、有條件還得出國,否則孩子和同學根本沒有共同話題,如果要上s城裡頭的一些優質幼兒園、優質小學,有的還要來一套雙語教學,甚至搞什麼面試制度,順利入學後,依舊沒有結束,很快,各個班級便要建立班級群,每天老師會見縫插針地同家長們分享孩子的近況,時不時地還得向所有家長佈置作業、提出要求……
事情一件一件,數不勝數,林蓓蓓漸漸焦頭爛額,當然,盧冠傑也想過和妻子一起努力,可他的工作不太容許他放鬆腳步,還時常得出差,更別說家裡現在每個月負擔的房貸、生活費、孩子學費、輔導費全是開支,若是他不努力拼搏,估計這一家子都能垮掉一半,最後這些事情全都壓在了林蓓蓓的肩頭。
産假結束後,林蓓蓓再次回到了工作崗位,可這回的形勢,和上回大有不同,就連曾經欣賞她的領導也已經對她産生了不小意見,畢竟現在剛畢業,能全力工作的人挺好招,沒必要非得死留著一個只有半顆心對工作上班的人,林蓓蓓漸漸地被邊緣化,甚至還被領導約談了幾次,領導分外認真地說,如果她不能全心放在工作上,那麼很快她將會被調崗降薪……
領導的話語重重地砸在了林蓓蓓的心裡,她試著調整重心,將家裡的負擔先行交給保姆,認真專注的工作,可依舊不行,生活中的意外頻頻,單單是女兒發燒了一回,兒子生病了一回,就已經足夠逼得林蓓蓓放下工作,她總不能讓保姆自己解決孩子的就醫,全然不管,兩頭跑了幾次的她,終於要領導失去了信心,將她調離了崗位,薪水折到從前一半還不到。
盧星然和盧玉然兩人差五歲,等到盧星然還在上早教的時候,盧玉然已經開始準備要去上小學,而原本的特長輔導課,又額外地加上了英語輔導,原本的保姆兒子結婚,她毅然選擇了辭職離開,這家裡的各種家務,一下壓到了林蓓蓓的身上,父母長輩幫著請了好幾個保姆,可都不太合適,有的手腳不太幹淨,家裡頭經常消失點東西,有的飯菜煮得像是泔水,隨便搞個大鍋飯美滋美味……
林蓓蓓思前想後,在和丈夫多次商議後,終於選擇了離職,她的下頭有兩個孩子,身邊有工作忙碌的丈夫,上頭還有四個年紀漸長,這些年已經時常開始來往醫院的長輩,公司裡頭也已經不太接納她的不專注,她想,犧牲自己的事業和那點收入,她並不會後悔。
林蓓蓓離職後,又在兩家父母安排下試了幾個保姆,總算找到了一個合心意的,雖然要價還挺高,但是兩夫妻便也狠下心來,稍微解開了工作壓力的她,總算了全身心的投入子女教學,每天早起陪伴兩個孩子上學,每天晚上陪著孩子完成作業,每週均要開著汽車從這頭到那頭,讓兩個孩子像是趕場一樣上著各個輔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