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她死之前,她打聽到女兒現在生活富足衣食無憂,便委託了律師在她死之後,把小雜貨鋪變現和這麼些年幾十萬的存款一同以女兒、女婿還有兩個孫女的名義捐獻出去,全當祈福,她甚至不敢再出現在女兒面前,後半生心中只留下無窮無盡的怨悔。
那站在單靜秋面前的婦人臉上的神色很複雜,混雜著解脫和掙紮,遲疑了很久她才慢慢地開口:“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幫我多少彌補下女兒內心受到的傷害,讓她擁有一個知道如何去愛她的母親……讓她知道她是個被愛的孩子……還有,如果可以,希望能讓她考上大學、起碼不要留下深刻地遺憾,我知道,她是很喜歡上學的……當然,還有,請務必不要再多去理會我的弟弟了……讓他們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吧。”便一點一點地消散在空中。
……
正當單靜秋和林久久都在夢中沉睡時,網上的帖子已經發酵得厲害,現在的人大多對不平之事有種“見義勇為”的積極感,更恨網上的那些“包子”、“傻子”,自己立不起來,別人怎麼幫、怎麼勸也不行!可這帖子則說明瞭另外一種可能,當這人醒悟了願意立起來的時候,那些吸血的螞蟥就如同附骨之疽永不退縮,死死地纏著非要吸幹這些血才肯罷休。
這終於引發了輿論的高潮——立起來了之後,若是遇到厚顏無恥之徒又要如何?不管是帖子中還是生活中,永遠是臉皮更薄的那一方得認栽,臉皮厚的那方反而過得更好,這哪有道理可言呢?於是便有人循著最初的帖子人肉了起來。
要知道這單靜冬和馮秀華這些年間在鄰裡之間得罪的人並不少,他們可不是什麼圓滑人,平日裡就又是刻薄、又是自私,恨不得佔盡便宜,又嘴巴碎,愛炫耀,他們小區裡的大多聽說過他們那“樂於奉獻的姐姐”的故事,早有人看不過眼,還有那些個民警、單靜秋小區裡的八卦人士,有的是想要透過爆料吸引別人的欣羨、關注,有的是真的看不慣這事情、有的則是單純的和單靜冬他們家過不去,於是帶著點隱晦的爆料便開始了。
這爆料倒也是打著一層薄碼,只是稍微熟悉他們這一家子的人恐怕一眼就能看出這下頭指向的人究竟是誰,所以在單靜秋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有認識單靜冬一家的人開始默默地拉起了小群,熱烈討論了起來。
雖說單靜秋爆料這一切純粹也就是為了留個底,出於對單靜冬一家的瞭解,生怕他們搞一出惡人先告狀,到時候黑她一把警民勾結那可就不好,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次日一大早,天矇矇亮,起了床的馮秀華剛走到樓下要收前天曬出來的被子就發現鄰居家的眼神不太對勁了,這住在隔壁樓的小吳遠遠地朝她招了招手,就問:“馮姐,你們家老單呢?怎麼這兩天都不見人啊?”不敢回答這問題的她只能尷尬地左看右看,遲疑了好一會,才應了聲:“他跟著領導一起出差了,過幾天就回來。”
可不知怎地,她的這一回答卻引發了鄰居家的一陣竊笑,讓馮秀華好一陣茫然。
也就是在這時候,這單靜冬的上司突然打來了電話,張口就問單靜冬現在在哪?
馮秀華剛想糊弄過去,試圖騙那人說自家丈夫生病了,得過幾天才能去上班,可上司聲音聽著便很是嚴厲:“你不用騙我了,我都知道了,你們家老單難道不是被拘留了?當初這老單可是他姐拖了老林的關系才來的我公司上班,要不是怕大家面子過不去,我老早就開了他,他也不能幹些什麼好的!結果現在他還被拘留了?我們公司可丟不起這個臉,你也不用繼續編了,就這樣了!”
啞口無言的馮秀華愣了好半天,只能卡殼般地說了句:“您怎麼知道的!”她還以為這是上司在公安局那有關系,人家告訴上司的,可上司接下來說的話,才叫她如遭雷劈。
“你自己上網看看吧!現在網上都傳得滿天飛了!反正你通知單靜冬一聲,要他以後別來上了,之前的工資我們會結算給他的,就這樣了,你們也別想來鬧,否則我們公司可不是讓你們隨便出去的地方。”他說完就把電話掛了,不帶半點猶豫。
馮秀華成天待在家裡,起碼手機還是用得挺擅長,她拿起手機就看,這才發現連微信朋友圈都傳遍了,雖然是沒有明確的說出他們家的具體地址,可那幾乎每一條資訊都能和她家對應上的爆料,又有哪個認識他們的人會看不出來呢?
聯想到早上隔壁鄰居的眼神,她回到家的每一步都幾乎要癱軟下去,抱著被子艱難地爬上了樓,兒子剛好要出門上學,她看著兒子便是哭喪著臉,大喊了一聲:“兒子,我們完了,別人都知道了!”她拿起手機便給兒子看。
越是他們這樣的,便越是追求所謂的“面子”,雖然明明還沒有徹底曝光,只要想到了他們的生活將會被曝光在陽光之下受到的壓力便恐懼得無所適從。
即使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錯,是世人太過強求,可在輿論的壓力下,他們也慌張了起來。
單明的目光凝聚在自家媽媽的身上,好半天,他終於開了口:“媽,我們要走!”
馮秀華看向兒子,眼神掙紮了好久,終於也是重重地點了點頭,只是說,“等爸爸出來,咱們先找房子買主!”
網上的訊息更換得很快,這伏地魔的討論也沒幾天就過去了,後來似乎有人跑到了網上爆料,聽說這一家子被曝光之後很快便搬走了,房子折價賣給了別人,連孩子都跟著轉學了。
爆料人有些帶著個人色彩地寫道:這家子沒有一個吃得了苦的,以前就這家男主人賺個三五千,他們都要過幾萬的日子,估計以後也沒得好過。
還真是一語成箴,不過這些也是後話了。
……
十三中的文理科分別排列在一條長走廊的左右兩端,依次分佈著班級,走廊地正中間是衛生間,衛生間外頭向外的牆上則掛著挺長的橫條光榮榜,每次月考、大考後都會更新光榮榜上面的資訊,分別寫了文理科的前五十名並掛上照片、下頭寫著成績名次,偶爾還標註著所謂的個人“座右銘”,而這回期末考貼光榮榜的段長此刻正面對這塊光榮榜反複地揉著自己的額頭,沉思不已。
晚上就是家長會了,等家長會開完便要開始放高三前的最後一個短期暑假,而後迎來高三的沖刺一年,所以早就已經快馬加鞭地叫廣告公司把這展板做了出來,但是正因為時間急,段長也沒有找廣告公司要來例圖,所以此刻看著這塊宣傳板的他心中竟然有幾分想要流淚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