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亂的正是夏慕君的妹妹夏慕蘭,生的玉雪可愛,圓圓的眼睛,小小的鼻頭,花朵般的小嘴,像個瓷娃娃。不足兩歲的年紀,正是貪玩調皮的時候。
她捧著姐姐的臉,甜甜的跟著學:“在這呢,在這呢……”引得夏慕君一陣好笑。
夏奶奶聽著聲音也從裡屋出來了,是一位眉眼溫柔,頭發花白的老婦人。雖穿著樸素布衣長裙,也不掩動作嫻雅,可惜由於長期患病,看著臉色蒼白。
她抱過夏慕蘭,柔聲對夏慕君道:“君兒,我抱著蘭兒進去玩,你趕緊去幫你娘做飯吧。一會你爹爹和弟弟就要回來歇午了。”
“哎,我這就去。”夏慕君笑著應了,轉身回到灶間,繼續幫母親燒火。
夏於氏是一位能幹的婦人,未出閣時就開始料理孃家全家的飯食,手藝很不錯。可惜今年田上收成不好,除去上交官府,佃戶們交回來的糧食僅夠自家嚼用,夏奶奶長期吃藥開銷又大,家裡頗拮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而平日的飯食也非常簡單,自己菜園裡收來的時令菜蔬,些許葷腥,主食是玉米麵和粟米,白米偶爾摻著吃。不過論起來,比一般莊戶人家又強上許多。
好在家裡還有自産的雞蛋,夏於氏總能變著花樣,做出香噴噴的炒雞蛋,煎雞蛋,嫩滑的雞蛋羹,鍋塌雞蛋,還有鹵蛋和各種蛋餅,給全家老少解解饞。
看著娘清瘦忙碌的身影,汗都滴下來也騰不出手去擦,夏慕君起身去院裡的大水缸裡舀了點水倒進一個小銅盆,沾濕了帕子,仔細幫娘擦汗。夏於氏看著懂事的女兒,心下寬慰。
“哇,好香啊!娘,你在做什麼好吃的啊?”一個少年大步跨入院中,邊走邊大聲喊道。只見他不過十二三的年紀,卻已經生的身形挺拔,劍眉濃密,星目璀璨,舉止灑脫,正是夏家獨子,夏雲崢。
“大喊大叫,像什麼樣子!唔,真的很香……”說話的是一位青年男子,一襲青衫,五官跟雲崢有幾分相似,氣質更為儒雅。
他一手搖著紙扇,一手裡還拿著幾卷竹簡。這自然是夏慕君的爹爹,夏若虛。夏若虛是村裡唯一的秀才,村裡人都很敬重,稱一聲“夏先生”。
大家一起出錢請他在祠堂開私塾,教授本村和鄰村的孩子們,弟弟夏雲崢也跟著一起上堂。夏若虛的束脩和“三節兩壽”的節敬是家裡收入的主要來源。
夏慕君聞聲知道是爹爹和弟弟回來了,心下一喜,趕緊端出銅盆,擱在木製的臉盆架子上,換過清水和帕子,給父子二人淨手擦汗。
夏若虛接過帕子,把手裡的竹簡遞給女兒,叮囑道:“君兒,這是你要的風俗志,姑娘家長長見識也好。只是仔細別留下痕跡,要還的。”
夏慕君眼睛一亮,心知這幾卷竹簡的珍貴,應該是父親輾轉借來的,甜甜的道聲:“謝謝爹爹。”
夏慕君小時候跟著爹爹識字,很是聰慧,大了之後不方便去學堂,不過也一直有讀書的習慣,爹爹也贊成。
那邊夏於氏也笑吟吟地端出了飯菜,因天氣炎熱,最近都在小院裡藤架下的石桌上擺臺。藤架上纏的也許是爬山虎之類,長得蔥蔥鬱郁,投下一片陰涼。
待她布好碗筷,進屋把夏奶奶請了出來,一丁點兒的夏慕蘭也跟著顛顛的跑出來,嚷著要哥哥,要爹爹。
家人齊齊圍坐在一起,桌上有青菜豆腐湯,雞蛋香煎韭菜,蒸紅薯,上湯豆苗,還有一小碟幹煸小魚。小魚是爺爺在門口水塘裡撈的,只有指頭長,鮮得很。
雖然都是普通的菜色,但經過夏於氏的巧手烹調,色香味俱全,讓人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