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穿成知青女配> 第164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4章 (2 / 3)

彭母躲在丈夫後面,不敢跟脾氣大的公公直面對上,心裡暗暗思忖自己可以做什麼。

她自認也算是個新時代的女性,婦女能頂半邊天,知道在家裡哄孩子當老媽子是沒有前途的,有工作有本事才不會被夫家人看輕,才能在家裡有話語權。

彭敬業和江秋月晚上回來後知道了這事,夫妻倆商量過後,表示也拿出一部分配額先補貼給兩個弟弟妹妹,老爺子那份就給彭父彭母了。

當然了,拿出的那些東西是從彭敬業的供給中劃出來的。

江秋月還是一個學生,即使她有大學生補助,還能賺錢,彭敬業也不會拿她的私房額外去幫助兩個弟妹。

其實這在江秋月看來都沒什麼分別,以往家裡吃飯基本都在一塊,一家人日常三餐消耗的基本都是他們爺孫倆的特供,再加上江秋月時不時往家裡弄點雜七雜八的,生活水平還是很不錯的。

沒孩子之前,江秋月那點補助都由她自己個兒收著,除了在學校吃飯外,在家裡不用她上交什麼夥食費,那爺孫倆的配額足夠把她的吃喝拉撒都包圓了。

所以,江秋月的私房真攢的不少,還有餘力接濟孃家兩個兄弟,老爺子都沒說啥,那點東西他們家還看不上。

有了孩子後,孩子們的糧本本立馬就辦下來了,牛奶紅糖什麼的嬰幼兒吃食,國家都有供應,江秋月自己有奶粉和各種鋪食添上,小衣裳自己做的只多不少,根本不多費什麼花銷。

另外老爺子和彭敬業對於四個小包子那是可勁兒的好,江秋月想到的沒想到的,他們平時都給補上,甚至提前準備好。

對於江秋月來說,養活孩子真不是個事兒。

但在彭母看來,兒媳婦同樣是個不掙口糧吃家裡的,不比她光榮多少。

彭敬業把對弟妹的補貼說成是他們兩個一起出的,免得她們婆媳之間出嫌隙。

才過兩天,他已經在江秋月的點撥下看出來了,剛回來的媽對自家媳婦頗有微詞,這大概就是媳婦口中說的從古自今就存在的婆媳矛盾啥的。

說來他當然跟自家老婆孩子親,出點血平衡一下家庭關系,夫妻倆沒什麼意見。

有彭敬業的維護和支援,江秋月態度很端正,遇到彭母偶爾的所謂調教媳婦什麼的,聽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

作為媳婦,她給婆婆面子,但作為孩子媽,江秋月對於彭母的指手畫腳左耳進右耳出,聽聽就算了。

剛開始三天,家裡就是在這樣子微妙的和諧中過來的,要不是江秋月白天去學校幫忙,待家裡的時間少,恐怕婆媳之間早晚要爆發矛盾。

不過經過口糧補貼一事,彭父彭母對此難免心虛氣短。

畢竟吃人嘴短,彭母過後不敢再對江秋月養孩子的方式多說什麼,她心裡虛,在兒媳婦面前腰桿兒挺不直。

而彭父作為男人,養家是他的責任所在,他自知這樣下去不是回事,經過和老爺子商議,打算先去學校謀個老師的職位。

老爺子支援他這番自食其力的想法,特意找了相熟的人給他寫了推薦信,方便他增加幾分把握。

於是秋日裡,新學期剛開始之際,彭父拿著一份教育界大佬的推薦信,去京都師範大學去應聘,據說還要參加考試面試政審之類的流程。

說來這是彭父考察過後選的比較好進去的領域了,畢竟現在高考剛恢複沒幾年,國家在教育方面百廢待興,教師資源奇缺,他若是有真材實料,當個老師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他以前做的都是文職,讓他跟著老爺子去部隊走後門當小幹事,他沒臉去,寧願換個地方搞文學工作。

當天,彭父走後,彭母帶著孩子們在家裡翹首以盼,期待丈夫能謀個體面的差事,不然他們在家裡可真尷尬。

老爺子雖然嘴上嫌棄,但也是關注著這事的結果,回來後一直坐在院裡陪小包子們玩,眼睛時不時看向院門。

等到晚飯前,彭父搭著彭敬業的車終於回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