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那個想給劉愛英說媒的嬸子會過來串串門,看上去還沒放棄撮合的念頭。
劉愛英在恢複高考的訊息傳開後就跟對方說明瞭,她要考大學回城去,不會留下結婚的,那嬸子不信,以為是姑娘家的推託之詞,隔三岔五來勸幾句。
直到八月初,大隊的廣播裡提到恢複考試教學等領導的國策提議,江秋月開始光明正大的翻書看,說媒的嬸子才相信了劉愛英的說辭,不再來打擾她們。
將要恢複高考的訊息從廣播中傳遞開後,知青們開始騷動起來。
雖然不知道具體哪一天會來臨,但總算有了往上走的希望和機會。
這個時候,課本和複習資料成了緊俏貨。
想參加高考的人,無論是知青還是村裡上過學的年輕人,都在想法設法弄來幾本書學學。
有想法的人紛紛積極準備著,萬一到時候考上了就能吃商品糧,甚至一飛沖天了呢。
江秋月這裡的一套課本和練習題資料成了臨河村知青們的救命稻草,讓他們不必像其他村的知青那樣,跟個無頭蒼蠅似的到處借書找書。
而且,他們提早就開始複習了,這就成了優勢所在,即使現在就要考試了,他們心裡也不怯場,至少能考上一個城裡的學校吧。
農歷九月份,陽歷十月二十一那天,各大廣播中正式公佈了恢複高考的訊息,並且透露第一場高考考試將在一個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
按照以往的慣例,高考一般在夏天,但看這次上頭把考試時間選在冬天進行,想必選拔人才之心多麼急切。
國家急需人才搞建設,刻不容緩。
這下,還在鄉下艱難求存的知青們徹底沸騰了,寫信回家求爺爺告奶奶找書本找練習題,農活都不幹了,夏收夏種不管了,白天黑夜都能聽到村裡村外的讀書聲。
不光是知青,村子裡以前上過學,想上大學的人也不閑著,想法子搞來書本,下工後緊趕慢趕地學習學習。
像高雲梅,不知道從哪兒弄來幾本高中的課本,也想著學一學去考大學。
但是她婆婆王大妮不樂意,以她懷孕為由,把書本沒收了給柳和平,讓兒子學好了考大學給家裡增光,至於媳婦只要養好胎生個大孫子就行了。
可惜柳和平只念過小學,背誦了幾首詩詞,初中都沒上過,講大道理他懂,讓他看物化生,那真是兩眼都抓瞎。
書本上的那些字認識他,他可不認識人家。
江秋月這邊把知青們聚集到一起,組成學習小組,開啟互幫互助學習模式,大家白天先自己學習自己的,晚上抽出三四個小時一起過難題答疑,學習進度上去很多。
林文清在高考訊息公佈後,把王曉紅拉來了,想讓江秋月緊急給她補一補基礎。
江秋月有自個兒的學習計劃,不可能整天給別人當輔導老師,索性提出大家一起組成學習小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