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迅速吃完,桌上最後的菜湯子盤子底就是被兩個人瓜分,蘸著紅薯吃了,被服務員鄙視的斜了好幾眼過來。
好在兩個人臉皮夠厚,只要自己能吃飽,管別人怎麼看,沒見還有吃不上飯的。
比江秋月他們晚來的幾波知青,就有人沒吃上飯。
有的勉強搶到點剩菜剩湯,有的來晚了,根本沒啥吃的了。
明明後廚飄出了香味,但是人家服務員很牛叉的就是不賣,知青們也沒辦法,只好買點熱水墊墊。
誰讓人家是國營飯店呢,就是有資本橫。
陳中華見他們吃完,就問有沒有人還想買什麼東西的,順便買了,等下午鋼鐵廠那邊估計還有事,完後大家就要一起坐驢車回去了,沒時間再過來一趟。
眾人紛紛搖頭,心裡都在惦記著考試結果,吃個熱飯是想飽肚子添油水,哪還有其他心思逛供銷社買東西的。
來時走的很快,吃飯更快,時間還早,他們就在暖暖的陽光下慢慢走回去,在一點左右的時候到達鋼鐵廠門口,那裡已經有人等候了,或許有些人一直等在寒風中,根本沒有離開過。
江秋月繼續躲在背風處等,看著陸陸續續有人回來,最後在場的基本上都是上午參加考試的那些人,第一次刷掉的應該都回去了。
大概下午兩點時,大鐵門旁邊的小門開啟,工作人員點到名的進去,其他人顯然被刷掉了。
江秋月有幸進入下一輪,男知青中那兩個小透明和王蓮孫紅日沒過,還有方衛東也沒過,臨河村的知青相當於一下子刷下去一大半。
江秋月和劉愛英,陳中華,林文清一起進去,還是被領到那個考試的食堂,空氣中多了一股飯菜的香味,應是中午做過飯。
這次大致剩下了三四十個人,據說要直接跟工廠領導們或工程師面對面回答問題,看人合不合適,相當於面試了。
隨後,食堂大門開啟,進來十幾個穿戴工服的人,應該是工作人員口中的鋼鐵廠各部門領導和工程師。
他們就端坐在前方一排的桌子後,每個人手上都拿了一沓紙,和記錄的鋼筆。
江秋月抬頭觀察時,在那些人之中,看到一個令人十分意外卻又理所當然的故人。
滿頭黑白相間的亂發,身材枯瘦,氣色比之前養好了點,身上穿著的應是鋼鐵廠統一的棉衣棉鞋,雙目湛湛有神,精神頭兒仍然很好的樣子。
正是那位之前住在臨河村牛棚,知識淵博、通曉多國語言的老教授。
還記得江秋月和彭敬業第一次約會時,半路在田埂上碰到過他,彭敬業還送上一條魚以示尊敬。
自從那次過後,江秋月就沒再見過他,本來以為是不出來活動遇不上了,原來是被悄悄安排到這裡了嗎。
果然,國家建設離不開人才,是人才總有用武之地。
江秋月重新看到這位令人尊敬的老教授,見他往她這邊掃過一眼,心中一動,有了點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