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英也戴了手套耳暖子圍脖,都是兔皮縫制的,白色毛絨絨的看起來很不錯,挺暖和。
相比於江秋月對於這次招工進不進都可的態度,劉愛英是希望能被招進去的,畢竟是一次機會,能進就離回城進了一步。
不過進不去也沒啥,大不了回去接手養豬的活,她感覺江同志應該是能進的,憑直覺。結合之前江同志透露的大隊養豬的打算,到時候養豬也不錯,同樣不用下地幹活,說不定還能跟王曉紅同志學上幾招。
想清楚前後退路後,劉愛英就坦然了,和江秋月靠在一起有說有笑,不再忐忑不安。
等到日頭升起,江秋月看了看錶,大概八點多時,鋼鐵廠陸陸續續有工人或走路、或騎著腳踏車來上班,堵在門口避風的知青們趕緊讓到一旁,在工人們的白眼中不敢多說什麼。
又等了大半小時左右,上班的工人大概進去的差不多了,鋼鐵廠的大門啪地重新關上,這時旁邊的小鐵視窗才開啟,讓知青們開始報名。
聽此,無論是距離小鐵窗近的還是遠的人,紛紛一擁而上,爭搶工作人員丟出來的報名錶,最後在對方的喝斥下才一個個排起了隊。
江秋月最後領到一張,沒有去爭搶小鐵視窗的筆,而是從包裡拿出一支鋼筆,把紙墊在包上,蹲在那裡開始填寫。
姓名、身份、籍貫、關系、特長……每一項是一欄,排在前頭的是報名者的身份和組織關系,如果是成分不好的估計都要被刷下去。
江秋月很快寫完,把鋼筆遞給等在一旁的劉愛英,之後他們這堆全部就著鋼筆中的墨水,盡快地把表格填完。
填完的要親自去小鐵窗那裡交上去,江秋月去交的時候,明顯能感覺到裡面的人在觀察交上表格的報名者。
等到在場的人交了大半,小鐵窗突然收回了筆,不收了,大概是收夠份數了吧。
有其他村的女知青跑到江秋月這邊借鋼筆,江秋月看了眼關上的小鐵窗,在對方哭泣不止之下,把鋼筆借給了她。
沒用的,人家說不收就不收了,不是筆的問題。
果然,那個女知青和她那堆沒填完的人藉著江秋月的鋼筆把表格填完,匆忙去敲鐵窗想要補交上時,裡面根本沒人理她,小鐵窗沒有開啟的意向。
其他同樣沒來得及上交的人見此,只好紛紛失落的不再上前,留在原地捨不得走,想看看後續還有沒有機會。
女知青幾人或許也是這種想法,抱著表格就站在小鐵窗邊上,等著裡面的人露面。
但是無濟於事,在場的所有人感覺等了很久的時間,小鐵窗才重新開啟,卻對女知青遞上去的表格無動於衷,直接扔出來了,散落了一地,直言不收了。
待到女知青幾人沮喪地讓開,露面的工作人員才說出第一輪篩選的結果,唸到名字的可以留下當面考試。
這下,交上了表格的人都站起來了,緊張地聽著他念出名單,就像是在等待命運的安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