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月在路口跟他們分開,踏著晚霞的餘光趕回養殖處,落了門閂後才長出一口氣。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彭敬業就亟不可待地跑過來了,真的是用跑的,到了養殖處時頭上還冒著汗。
江秋月聽到他的聲音,起床給他開門時,見到他滿頭大汗頭上冒煙兒的樣子,立馬找出幹淨的毛巾遞過去。
這樣子過來,一看就是沒吃飯就跑來了。
江秋月懶覺也不睡了,起來給兩人做早飯。彭敬業開始給她拾掇院子,喂喂剩下那兩頭豬,掃一掃豬圈等等。
兩個人的早飯做的花樣多,紅薯粥,二合面大饅頭,醃蘿蔔脆鹹菜,還有一盤幹椒炒臘肉,一盤過水菠菜。
做好這些,江秋月招呼彭敬業端菜,兩人坐到簾子外面的小桌子上開始吃飯。
屋子裡的溫度很暖和,比她剛起來那會兒高了些,肯定是彭敬業勤快地去添柴了。
江秋月就著鹹菜,細嚼慢嚥地吃饅頭,瞄了瞄吃飯迅速的彭敬業,跟他說起昨晚被人拉著說給她找婆家的事,當個笑話說給他聽。
想當然地,彭敬業聽過後臉黑了下來,虎著臉問她是哪個媒婆,肯定是外村的,他表現的夠明顯了,本村人沒一個不認識他的,怎麼可能打他物件主意。
江秋月表示不認識那個媒婆,看她說起鄰村姑娘,估計她人也是鄰村的吧。
彭敬業臉色緩了緩,吃完飯自己去收拾灶房,催促她去收拾行李。看他臉色嚴肅的樣子,江秋月乖乖回屋整理東西。
其實行李沒什麼好收拾的,也就是幾身換洗的衣裳,給家人準備的禮物,和一些土特産。
冬天的衣裳太佔地方,江秋月沒打算都拿回去,擱外面三四身充當門面,裡面每天換洗的都擱空間裡。
改良過的中長款羽絨服是一定要帶上的,京都的冬天估計暖和不到哪裡去,打底的毛衣毛褲帶幾身,內衣之類的放空間的盒子裡備用,還有棉靴、帽子、耳暖、圍脖、大衣等等。
想到大衣,江秋月眼珠一轉,拎出那件銀灰色狐貍皮大衣,喊彭敬業過來,讓他穿上試試。
狐皮大衣是按照後世的那種修身款式做的,彭敬業夠高,能撐起中長款的毛絨絨大衣,看起來威武雄壯,倒沒有臃腫如熊的感覺。
“不錯,挺好看的。”江秋月讓他轉了一圈,檢視肩背和收腰合不合適。
彭敬業撫摸著身上暖融融的大衣裳,想到政委十分寶貝的那件軍資羊皮大衣,心裡十分暢快,沒有羊皮大衣,咱有狐皮大衣啊,還是媳婦親手做的!
既然穿上看了效果,江秋月索性開始給他搭配回家那天的穿著,看彭敬業滿意的模樣,狐皮大衣是肯定要穿的,再帶黑色的雷鋒帽不合適,她就找出一條黑紅兩色交錯編織的圍巾,圍到彭敬業脖子上,能蓋住耳朵不吹冷風。
還有下面的褲子和鞋子,褲子換成江秋月給他做的黑色直筒棉褲,保暖實在,有大長腿在,不會顯得肥大難看,鞋子的話,就穿他們發的黑皮子軍靴好了,走路嗒嗒的有氣勢。
“明晚就穿這身啦,回去路上保暖。”江秋月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