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月回說種的黃瓜豆角,還有香菜胡蘿蔔之類的,秋天能長的她都撒了點種子。
劉愛英卻打算在知青院裡全種上蘿蔔白菜,收獲了過冬吃。
江秋月搖搖頭,蘿蔔白菜隊裡種的有,到時候總能給自家人留點,不夠的話用錢向別家買還不費票,用不著自己動手再種。
至於知青院裡那兩塊開墾出來的地,趁著秋種隊上還有剩下的紅薯苗,索性全種紅薯好了,紅薯葉和莖能當菜吃,結了紅薯補充口糧。
當然,以上只是個人建議,到底要種什麼,要看陳中華怎麼打算了。
畢竟,知青們現在有了高等級的補助,還有下地幹活掙的工分花紅,已經不缺糧和錢,除了自己的口糧,估計還能剩下幾個子兒攢攢。
劉愛英聽了江秋月的分析,回去同陳中華他們一說,大家一致決定種紅薯算了,跟著大隊的動作管理,方便省事。
主要還是口糧最重要,往年餓怕了,萬一補助不能按時發放,或者不發了怎麼辦,保險起見多收點糧食總沒錯。
對於繼續養兔子一事,卻是必須要趕緊弄好的,肉葷一斷,大家肚裡沒了油水,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林文清在村裡狐朋狗友多,下工後出去了一兩趟,從村裡村民家尋摸回來幾只小白兔崽子,幾個人湊錢買的,算是知青院的公共財産。
至於日常吃的蔬菜,劉愛英學江秋月在房前屋後院牆邊翻地撒種,種了些青菜辣椒白菜蘿蔔等。
目前紅薯葉還不能吃,隊上種的蔬菜到年根兒才收獲,她就先種點長得快的小青菜小白菜吃著。
這在臨河村很常見,野菜都老的不能吃了,院裡種點菜吃,誰能說啥了。
所以柳建國聽孫紅日把知青院自給自足種點菜說成破壞革命思想,當時就覺得新來的知青怕是腦子有病,咋哩沒事找事?!
老知青七人忙活著恢複知青院的小生産,被他們排除在外的王蓮孫紅日兩人,一個動不動眼巴巴地看著男知青……手裡的好飯菜,一個天天躲雜物間裡背語錄當憤青,通通被他們無視。
當知青院在劉愛英等人的努力下,重新恢複到以前的生活水平時,繁忙的秋種終於結束了。
江秋月的小菜園裡在菜種撒下幾天後,終於成功冒出了新綠小芽。
柳二媳婦見了還誇了她一番,說有想法點子好,這樣種既幹淨還能隨手吃到菜。
為了感謝大功臣,江秋月給彭敬業做了一身休閑的秋裝,還納了一雙軟底布鞋。
以前沒有鞋碼,她做了好幾身衣服都沒動過鞋子的主意,這次鞋碼到手,給物件做鞋天經地義。
江秋月做好送給彭敬業的時候,他拉著她的手不放,說既然是物件,趁著剛忙過去,他們可以開始第一次約會了吧。
彭敬業表示,他肯定會提前準備好,給兩人留下難忘的記憶,讓她感受到羅曼蒂克。
江秋月一臉懵逼,這家夥啥時候變得如此新潮了?他都跟政委學了什麼啊?!
政委只感覺膝蓋中了一箭,巨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