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等到晚飯時分,柳建國派人把新知青分配的口糧送過去,餓極了的孫紅日一頓晚飯就耗去一小半,劉愛英一看他這麼造作,當即表示以後新來兩個的飯自己做,別跟他們一個鍋,不然照他的吃法,吃集體飯不得把其他人的口糧也給耗了?
其他人沒意見,孫紅日和王蓮更是贊同,他們還擔心老知青人多吃他們的呢,分開做就分開做。
江秋月這邊,彭敬業正和泥給她壘菜臺子,本來他打算忙過秋種後再壘,但昨晚回去一想那樣可能要錯過種菜的時節,於是準備每天下工後幹一點,幾天就能弄好。
早上做的蒸魚丸子,中午時兩人一起吃了,彭敬業說窩頭太糙,他自己吃了兩人的,讓江秋月吃紅薯餅和蒸魚丸子,江秋月和他分著吃。
蒸魚丸子挺好吃的,畢竟是鮮嫩的魚肉,還加了麵粉,吃起來當然比粗糧香。
既然彭敬業喜歡吃,江秋月準備把剩下的醃魚全做成丸子,反正秋種再有兩三天就忙完了,不夠她再添點其他的。
正好柳二媳婦孃家送來了幾顆倭瓜,江秋月用罐頭換來一顆大的,不僅能煮湯喝,還能和玉米麵白麵揉到一起做倭瓜餡餅,攤油鍋裡煎成兩面金黃,吃著再好不過了。
江秋月忙著投餵幹活的彭敬業,沒想到知青院那邊又鬧騰開了。
之前男知青有六個,陳中華、林文清、方衛東、趙向東和兩個老實頭不怎麼說話的小透明,其中趙向東目前生死不知,確定已經被劃出知青院。
如今重新加了一個,孫紅日沒有趙向東的大骨頭架子,怎麼說炕鋪也該夠睡了,但是人家孫同志非說一屋子擠六個住不下。
陳中華曉之以理說了半天,說當知青不比在家裡,不住一起沒別的屋子給他住。
方衛東還記著接風宴沒吃好的仇,直接懟孫紅日嘴上一套背裡一套,是個嚴以帶人寬以律己的品德敗壞份子。
嘴上說著節儉光榮,恨不得讓所有人都吃糠咽菜做奉獻,輪到自己卻知道胡吃海喝嫌棄住的地方擠了,哪來的臉?!
再說了,知青院本來就那麼幾間屋子,女知青不都一個屋一張炕頭嗎?人家女的沒吭聲,你一個男的嫌這嫌那的丟不丟人。
但是孫紅日就是不願意啊,明明之前住了一晚上好好的,突然鬧這麼一出,鬧得跟其他人住一塊像侮辱了他一樣。
孫紅日嫌炕上擠,嫌一起住都是臭腳丫子味兒,嫌沒隱私,還擔心他東西丟了等等。
陳中華極度無語,要不是這人分來了知青院,他以為他願意管他啊,大家都還沒嫌棄他呢。
方衛東當面呸了一聲,說孫紅日就是窮講究瞎胡鬧。
林文清點出大概是吃飽了撐的,早前餓著的時候怎麼不鬧,這兩天口糧在手吃飽喝足就想刷存在感了。
不過,以他那樣的吃法,一個月的口糧份量,估計撐不到半月就沒了,到時候看人還怎麼囂張。
打定了主意,他們不再管他,不想住東屋就不住,看他能住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