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會後的第二天,江秋月走馬上任,正式成為一名臨河村的……豬倌。
知青們噗嗤笑開,聽到她這個調侃的稱謂,搖搖頭說她要惜福,好好當豬倌。
下地上工不是什麼好活,累且不說,面朝黃土背朝天曬久了就會變的跟隊上大部分村民一樣,面板黑紅粗糙,面容老相,臉上手上布滿褶子。
江秋月也只是說笑罷了,豬倌這個工作即使要打掃豬圈有點髒,她也是比較滿意的。
首先是她有終於終於有自己的單獨房間了!
即使它又小又矮,即使它坐落在豬棚子旁邊味道難聞,她也高興能擁有它。
能有屬於自己的隱私空間,以後想吃什麼東西再也不需要躲在被窩裡小心翼翼了。
想吃煮的白麵條,想吃水煮蛋,想吃紅燒肉……以後都有機會弄給自己吃了!
江秋月只要一想到這一點就充滿了幹勁兒,利利索索將並排三間小屋子和豬圈收拾的幹淨整潔。
柳二媳婦過來打掃豬圈時,見她已經把所有的地方都幹完了,誇她勤奮能幹,不過以後該是誰的活還是誰的活,不然一個人都能搞定了,要兩個人來做啥。
江秋月點頭稱是,心道這是個明白人。
話說本來小磚房是留給養豬的兩人歇腳用的,柳二媳婦家就在隔壁,回去多方便,也不在乎小屋子裡那點位置,她家青磚大瓦房多倘亮,窩小黑屋她不習慣。
這就便宜了江秋月了,她跟柳二媳婦一商量,以方便好好養豬的名義佔住了小磚房的使用權,待收拾幹淨就能搬家入住啦。
搬家這天,知青院全體出動,給江秋月幫忙挪東西。
其實也沒啥,就一個地櫃一卷鋪蓋,外加幾樣零碎東西,重要的都被她放在空間裡了。
男知青們看了一眼比他們高不了多少的小磚房,沒多大興趣,感覺還是知青院寬大的東屋住起來更舒服。
女知青則是有些羨慕了,即使趙美麗面上嫌棄它又低又小,心裡同樣渴望啥時候能有個自己單獨的房間住才舒坦。
劉愛英更是進去轉悠了好幾圈,裡裡外外打量幾遍,喜歡的不行,說江秋月運道好,撿了個大便宜。
關於小磚房原本的安排,以及最後歸江秋月住的緣由,她們都知道,心下豔羨卻不會嫉妒。
有些人就是運氣好,旁人羨慕不來的。
遠在千裡之外的彭敬業大概不知道,他勞心勞力為心上人做好的安排,會被人認為是運氣使然。
或許他再不回來刷刷存在感,江秋月都快把他忘在天邊了。
到時候估計會噴出一口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