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御船繼續前行,已經來到上海舊城東北側的租界外灘處。
夜色中的19世紀的上海城,猶如黃浦江水流淌在馮雲山的面前。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城外原本的租界區比上海縣城更為繁華得多,而租界領事區,又以外灘一帶最為繁華。這裡洋行商鋪林立,工廠作坊展區遍佈。
馮雲山等人站在高高的“香港號”,望向右岸的黃浦江畔外灘一帶,只見透過灰濛濛的水汽,街市夜燈如明星萬點,人流如織,氣成煙霧……古老的上海呈現出近代繁忙之美,無以復加……不過這也只有馮雲山能體會這種穿越時空的感受。
劉坤一心中卻是另一番感受了,酸苦俱全。他看向河岸邊巨大的噴出濃白蒸汽呼呼作響的貨船,和堆積如山的貨物,來回穿梭於船上和碼頭的忙碌的搬運工人,心中忽地一陣明瞭:也許,這些他們口中的工業,也不一定是壞事呢!
再看那些忙碌的碼頭工人,也都有了生計,或許,古之聖賢能看到這些,也會覺得是件不賴的事情。這樣想想,劉坤一似乎覺著自己沒那麼討厭碼頭上偶爾出現的洋人了。
馮雲山轉向甲板的左邊江岸,這正是還在建設的浦東特區,此刻雖然沒有外灘那邊那麼燈火輝煌,但也是繁華一片。他指向其中央部位的一片問道:“那些高聳起來的是什麼?”
旁邊的張之洞連忙回答:“回陛下,這是浦東自由貿易區的船舶經營區中的英資祥生船廠,高聳起來的使他們的船塢吊裝鐵塔。其老闆是英國商人尼柯遜和包義德兩人,都是英國的普利茅斯造船廠的工程師,技術實力頗強,一年能製造1000噸以上的貨船四五艘,同上海船政局有一些業務往來,船政局透過他們從英國的普利茅斯造船廠拿到一些英國軍艦的設計技術圖紙和資料。因此,微臣聽從船政局的意見,對他們頗為關照。”
“喔,嗯。船舶經營區?這是怎麼回事?”馮雲山對於上海船政局透過祥生船廠獲取英國普利茅斯船廠的技術資料之事,並不在意,這些情況他早就得到過稟報,四大船政局如今周圍都有洋人和國內的鄉紳聯合起來開辦配套的中小型船廠或是相關公司,承接業務,特別是洋資公司,提供一些先進的技術圖紙和材料裝置,便是他們的主要生存之道。他反倒是對張之洞提到的船舶經營區的事情有些興趣,不由問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陛下,微臣按照朝廷的意思,在黃埔江東設立浦東自由貿易特區的時候,便做好規劃,將沿著黃浦江岸的這些黃金地段分為幾大功能區,分別是船舶經營區、機器經營區、鋼鐵經營區、紡織經營區、製藥經營區等幾大分割槽,集中管理,共同發展。而且,對於這邊原本的租界老區,也做了一些調整,整理出銀行經營區、布匹經營區、茶葉經營區、生絲經營區、糧食經營區、印刷經營區、雜貨經營區等,透過這年餘時間來看,百姓和商戶對於這個調整喜聞樂見,正是微臣……”
張之洞沒有再說下去,馮雲山笑了,歷史上的張之洞什麼樣子自己不得而知,想必就算不古板也應該是個嚴肅之人,但沒想到,如今年少成名,被自己一手提拔為上海知縣,成為正宗的天子門生,反倒是與傳統的儒家士子不大一樣了,不過,這個性子自己反倒喜歡。
“是愛卿你的得意之舉吧?”馮雲山笑罵一聲,他很喜歡這樣君臣相宜的感覺,若是手下臣子都是些誠惶誠恐不苟言笑地死板呆子,反倒無趣了。
見張之洞尷尬地跟著訕笑,馮雲山收起笑容,一本正經道:“不過張愛卿此舉大好,甚合朕意,朝廷當推廣全國。”
身旁的劉勝邦連忙記下,等得空便將皇帝旨意傳回聖京,通令全國。
這時,“香港號”慢慢靠向碼頭,不過因為“香港號”實在排水量太大,吃水及深,無法過於靠近,在距離碼頭10餘米處便拋下錨,御林軍早就安排好的一艘小型武裝蒸汽船靠近“香港號”,來接駁皇帝上岸。
遠遠望去,上海縣城東門大開,城內一片燈火輝煌。從碼頭通往縣城的短短一里水泥路已經全部被封鎖了起來,上千的討虜軍駐兵兩步一崗地鎮守著,馮雲山在浩浩蕩蕩數百名御林軍的護衛下,站在東門城樓下,看了看火光中有些發亮的“上海”兩個大字,不禁感慨萬千。前世自己來到這裡的時候,無容身之地,寸土寸金之地自己連想要個巴掌大的地方都不可能,如今卻擁有整個城市,只要自己願意。當下心中默唸:“哥又來魔都了!雖然是十九世紀的。”雙腿一邁,入了城。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