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這個天國不太平> 第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 (2 / 2)

李善蘭無奈,只得也跟著拜謝道:“微臣謝陛下的賞識,必肝腦塗地,死而後已,不負陛下所望。”

馮雲山滿意地點點頭,他讓身旁的傅善祥直接將早就準備好的教育改革方略列了出來。原本從去年邊興起的初級中級學堂,只是試點,如今看來,確實是適合這個時代的一種教育方式,因此,直到今天,馮雲山決定正式向全國各省進行更徹底地推行起來。

傅善祥拿出的教育改革方略中,首先是頒佈了《中華帝國教育暫行章程》和《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章程》。

全國全面推行分級學堂制度,使所有8歲以上兒童,無論男女,必須就近進入初級學堂就學。離家十里以上者,可寄宿學堂。

學堂分級為初級學堂,中級學堂,高階學堂。其中,初級學堂實行五年制,條件不足或是人口較少的村、鄉,可只設立三年制不完整的初等學堂,剩下的二年,去人口較多的村裡或是鎮上完整的初等學堂就學。初等學堂一律廢除原本私塾的四書五經,實行全新的教學內容。其中,前三年,開設修身、國文、算術、遊戲、體操等課程;後兩年,增設中華歷史、地理、博物、理化、圖畫、手工等課程。

初級學堂的五年初級教育為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接收,而學費,也全部由國庫開支。

中級學堂同樣為五年,又分為普通中級學堂和專科學堂。普通中級學堂設立修身、國文、數學、中外歷史、中外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而專科中級學堂則是馮雲山特意效仿後世的職業技術學校,開設的類似武昌鋼鐵技工學堂、韶州煤炭學堂、景德鎮瓷器學堂、廣州鐵路學堂等。中級學堂開設在州縣、府或省治之地。

而高階學堂,則都是在省治所或是五京之處。高階學堂,同樣的也分為普通高階學堂和專科高階學堂。專科高階學堂一律稱之為校,最多的還是軍校和工業類。

普通高階學堂,需要普通中級學堂的學生參加省一級的統一招收考試,按成績好壞排名統一錄取。而專科高階學堂,則不但從普通中級學堂中錄取,還從軍隊中、工廠中、民間社會中錄取生源。

傅善祥直接宣佈了幾所已經建成和在建的幾所高階學堂。其中,各省的省治所學宮自動轉為該省的普通高階學堂,如廣西學宮改為廣西高等學堂。而黃埔軍校,則是軍事類高等學堂,全稱為中華帝國陸軍軍官學校。

同時,在聖京現南京)設立了帝國聖京學校、中華帝國軍醫學校,中華帝國第一師範學校,中華帝國國學學院、中華帝國礦業學校、中華帝國交通學校、中華帝國建築學校等眾多高階學堂。南京現廣州)設立了中華帝國海洋學校、中華帝國商貿學校、中華帝國紡織學校、中華帝國第二師範學校,在東京現上海)設立中華帝國鐵道學校,在福州設立了中華帝國海軍軍官學校。

這樣,將滿清遺留的所有以前的孔廟、學宮,一律由地方官府改造為不同等級的學堂。

馮雲山又讓教育部頒佈了初級、中級、高階學堂等各類學校的教育宗旨、人學資格、年齡、課程和年限都作了明確規定。初級教育以留意兒童身心發育、培養國民道德之基礎並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識技能為宗旨;教員雖暫時由以前的私塾先生代替,但必須在府以上官府取得許可狀,不得對學生進行體罰。初級教育全部由帝國統一支付費用,為義務教育。

而中級學堂的教育,主要以完善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國民為宗旨,兼以教授農工商業必需的知識技能為目的職業技能;以府、省立為原則,經費由省府撥款支付。

高等學堂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閡才、應國家需要為宗旨;分為軍事、國學、理、法、商、醫、農、工8科。

所有高等學堂,以教育部直屬和帝國直接建立為原則,經費全部由帝國內閣直接撥款。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