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李開芳只得率兵在河谷對岸阻截英軍,但他不願自己的討虜軍折損太多,便也不與英人正面對戰,只是根據師參謀部制訂的作戰計劃,側面襲擊英軍。沒想到,以古老的攔堵河水的方式,竟然偷襲英軍成功,雖然在前期對戰時候討虜軍也折損了近四百人,後來的圍剿東岸英軍又折損了百餘人,但英人損失三四千人,可謂是大勝!
就是不知道,參謀部在這孟加拉的小村子內,佈置的計謀,能不能再次奏效了。
一個時辰之後,李開芳接到前線偵查來報:“師長,英國人變得很是謹慎,而且他們紀律嚴明,只有幾十人上當吃了那些有毒的飯菜酒食,便立刻識破了我們的計策。現在他們追來了,是戰還是撤,師長您拿主意吧!”
李開芳有些失望地嘆了口氣:“英國人還真是小心謹慎了。原本以為至少能毒死上百人呢。哎,他們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只有五六里距離!”
“英國人火力很猛,且訓練有素,不可與之硬拼,否則,只怕很多兄弟們都要死在這異國他鄉。你立刻通知緬甸的那個孟霍王爺,讓其帶領步兵在前方的山上埋伏,準備伏擊英軍,還有那三千騎兵,立刻至南北兩側繞道到傑索爾村,從側翼夾擊英軍。告訴孟霍,若是他再不死戰想要逃走或是坐觀虎鬥,我們便和英國人聯合起來,一起攻打緬甸!我李開芳說到做到!”李開芳說完,又親自下令全軍繼續往東撤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知道手下將士都嗷嗷待戰,但透過傑索爾村西面的河谷對戰,李開芳還是清楚,這幫英國人打仗還是有兩下子的,即便是出其不意地伏擊對射,也沒佔多少便宜,而且英國人的火槍隱約比自己這邊要先進一些,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似乎也要強上不少。因此,李開芳儘可能地避免正面作戰,爭取和緬軍一道合攻,如果可能,最好能以緬甸人為先鋒正面吸引英軍的火力。
因此,李開芳還是忍耐,讓討虜軍往後撤退。
繼續往東撤了三里多,偵察連來報,說是英國人進軍的速度加快,追上來了。
看來,英國人也是被激怒了,又害怕再出現什麼陰謀,急於尋求戰鬥了。而這時,信使來報,緬甸王爺孟霍的騎兵已經趕到北翼,做好進攻的準備。而孟霍的步兵主力也都埋伏起來,就在前方不遠二里不到的地方。
李開芳大喜。當下命令各團團長,準備作戰。他們調轉方向,繞道埋伏之地,轉而向東南方向進發。
英軍很快便追了上來。不得不說,英國人的確訓練有素,大熱天穿著統一的帶黑翻領紅色軍大衣、白色半長褲腳穿黑色皮鞋和長鞋套,正是後世著名的“龍蝦兵”統一裝束。但他們絲毫沒有怨言,整齊有序地進軍,而且行軍速度竟然沒比討虜軍們慢上多少。
李開芳下令討虜軍在東南角的幾個山頭散開,佈下伏擊陣型,並讓將士們最後一次檢查槍械,做好戰鬥準備。
而此時,英軍距離埋伏的地方也越來越近。不過,英國人的幾十名偵查兵一直在前頭距離大部隊三里開外的地方盤旋著,很快便發現山頭上的緬甸伏軍。
英國人稍稍遲疑,便做好了作戰準備,不再進軍,而是散開佈下線列式陣營,等帶後面的炮兵上前。很快,三十多門加農野戰炮架設起來,在緬甸伏軍開火之前,英軍便先行開火。火炮猛烈地在山頭炸響,緬甸王爺孟霍忍耐不住,連忙下令還擊,不過,他們落後的火槍根本不夠射程,反倒被英軍中的新式單發前裝式線膛擊發槍給射殺不少人,只能依靠提前埋設的小口徑火炮還擊。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