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這個天國不太平> 第721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1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 (2 / 2)

“若是在四五百年前,換了朕佔領這安南,朕也會跟大明一樣的做法,直接放棄此地。但如今時代不同了,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當初的安南的確是窮山惡水,就是一根難啃的爛骨頭,根本沒什麼肉!那時的大明,華夏境內尚且有大量荒地未被開墾,何必捨近求遠,跑去遙遠的安南開荒種地?但眼下,這安南已經不一樣了。前線來報,河內一帶的紅河平原,土地肥沃,有水田數百萬畝,若是按我中華帝國的耕作方式,當可養活二百萬人。更重要的是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喔,說三角洲你們聽不懂,就是湄公河沿岸一帶的河灘平原。阮氏王朝之所以能興旺,便是因為佔領了此地。這個平坦肥沃的平原,河渠密如蛛網,比江南蘇松二府一帶的沃野良田還要適合耕作水稻,單這個湄公河河口一帶的平原地區,便能開墾種植水稻的水田二千萬畝,其他旱地一千萬畝。並且,那裡的水田種植的水稻比蘇州府、松江府這些魚米之鄉的上等良田產量還高出大半,而且那裡常年炎熱,種植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因此,那裡的一畝水田便相當於江南的二畝中等水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並且,阮朝在這些年一直命人對此河口地區進行開墾農田,這塊河灘地區,已經成了阮氏王朝最大的魚米之鄉,養活了他們一半的人口。也正因為如此,阮朝才有底氣敢侵佔鄰國。”馮雲山說完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又指著安南北部道:“安南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這裡的廣寧一帶,還有紅河河谷一帶,都有豐富的煤炭,特別是鴻基、廣田兩地,根據前線的討虜軍偵查將士提供的訊息,說是這裡的煤炭露天便可開採。另外,這紅河西北岸的貴砂鐵礦,含量很高,儲量無算。另外北方的老街一帶,還有金礦,磷灰石等。”

馮雲山只是跳了些重點說說而已,其實根據他前世的瞭解,安南的礦產遠不至這麼點。就像後世,拿煤炭來說,越南露天煤炭產量佔總產量的60%,而且產量很大,一直是中國進口煤炭的最大來源國。其他的森林資源,越南著名的紅木等,他都不提了。

聽到皇帝說這些,眾大臣都驚住了!若是這樣說來,這安南不但不是荒蠻之地,還是寶地啊!有如此多的沃野良田可供開墾,這能養活多少人口啊?從那地圖上看,陛下所說的那個湄公河河口一帶平原,才那麼一小塊地方,若是整個越南,再加上眾人熟悉的河內一帶,這安南一地豈不是比一個廣西的田地還要多得多?

農業部部長劉長佑更是腦袋中飛轉起來。如此多的良田,若是真能遷移些百姓過來開墾,豈不是又是帝國的一個大糧倉,並且,這安南之地,靠近海邊,從海路運輸糧食,方便之極。頓時,他改變了說法:“陛下,既然安南有如此多的好處,便佔據下來!陛下為華夏百姓,開疆闢土,必將為後人稱道!”

眾人也紛紛表態,贊成直接佔領安南。

馮雲山便順勢道:“既然如此,便直接將這安南,不,按當地人的說法,是越南。這世上從此以後,再無什麼越南安南,唯有交趾、日南兩省!以順化為界,順化以北,都歸交趾省,順化以南,全算日南省。順化以及峴港一帶,劃歸瓊州府。”

馮雲山特意這樣安排,將整個安南分隔開來,變成南北兩地,分別為兩省,慢慢將之斬斷。這樣的話,即便是後世再鬧獨立,也只有一省之地。而且,馮雲山還險惡地將中部的順化一地特別地挖了出來,交由瓊州府治理,便是想透過這種人為的方式,將南北的行為和習慣阻隔起來。接著,他會讓討虜軍將整個順化地區的百姓全部遷走,而從兩廣之地搬遷客家人至順化,建立一處客家人集中的地盤,生生地將交趾和日南兩省隔離開來。這樣便更有利於帝國對這兩地的統治。

並且,接下來,馮雲山其實早有計劃!

他不會像大明朝時候那樣,迂腐地對待華夏周邊的這些藩屬國。為了天朝上國的虛榮面子,彰顯自己國家的富強,對於那些打著朝貢的幌子,實際是來尋求交易甚至貪便宜的小國,也賞賜貴重的厚禮,大做虧本生意。

馮雲山是個注重實際利益的人。他要的是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能讓華夏百姓有好處才行。因此,對於安南,他不會跟以前的那些聖明仁慈的君主一樣,講究以德治來教化,慢慢讓其馴服。

縱觀歷史上的殖民史,成功的無一不是充滿鮮血和屠殺。當然,馮雲山也不會只採取這種血腥的極端手段,他會以教化融合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但前提是對方要願意接收同化才行。對於不聽話的異族,他不介意效仿西方對待南美人的做法。

老話說得好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其沒變成華夏族之前,不必讓其享受同族待遇。連朝日這兩個文化同源的國家,上千年都難以馴服,何況其他?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