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這個天國不太平> 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 (2 / 2)

他再一番細細地審問,才清楚,原來粵賊佔據糊南後,進行田地重新分配,讓無地的佃戶和少地的窮苦鄉民都有田種,將像自己這樣的官紳之家田地都沒收充為公田,租給鄉民耕種,收買民心,竟然獲得了包括自己家鄉湘鄉在內的大部分地區的百姓擁護。

粵賊在佔領區成立鄉鎮公所,透過鄉官幫助百姓,來獲得鄉民的認可。湘鄉一帶,自己的家鄉父老,迅速便倒向了粵賊,動用各種手段,讓參加湘軍的家鄉子弟離開自己。

想到這,曾國藩又想到粵賊兩年功夫便強大起來。他早聽說在轄區內效仿西洋,大肆開辦廠礦,修鐵路,製造槍炮和軍艦,如今看到粵賊整齊一身的軍裝,清一色的洋槍,果真如此。

若是自己成了朝廷大員,該怎麼做,能不能做到粵賊這般好?他心底一個念頭忽地冒起:“自己敗了!或許粵賊做的這些,才是真正的富民強國之路吧。自己卻是沒機會再看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此刻只覺心空蕩蕩的,忽然猛地又吐了幾口鮮血,腹部急劇地絞痛起來,他自知時間已不多,費力地抓住曾國潢的手臂,嘶啞著說道:“國潢,我走後,你便是曾家的大哥,好好照看弟弟們,還有我那幾個孩子。”

說完,曾國藩大叫一聲:“天時不在我!”被曾國潢和曾國荃抓住的雙臂一鬆,就此溘然長逝。

…….

因為曾國藩命令,湘軍的主要一干將領和那上千的湘軍將士都在街口投降,討虜軍佔領武昌變得異常的輕鬆。

城內,鎮守城門的各湘軍兵勇本就在私下傳言,聖國對待他們家中親人的好,早就沒了反抗之心,反而一心想早點投效聖國,回鄉種地去,在這種心理下,一聽撫臺曾大人自盡,臨死前下令眾人降了聖國,更是毫無負擔地紛紛歸降。甚至,自發組織起來逼著武昌城內原本已少得可憐的綠營兵,一起投降。

而城外沙湖內的湘軍水師,卻分為了兩派。

一是楊載福和鄒壽璋,都是糊南人,對曾國藩言聽計從,又見手下湘軍心思萌動,便趁勢向討虜軍水師乙十師投降。

另一股,卻是褚汝航和夏鑾兩人。褚汝航和夏鑾均為江蘇人士,文人興旺之地,深受滿清忠君思想,只想以死報國。聞聽巡撫曾國藩自盡前命令湘軍投降粵賊,大是不甘,強行下令湘軍將士衝出沙湖,欲殺出長江,逃往北方。

無奈手下湘軍士兵均是衡州、嶽州、長沙三府子弟,加上細作流言,家鄉在粵賊治下甚好,不願再與聖國作對。於是,在手下哨官的帶領下,紛紛叛出水師,徑直靠岸,向沙湖岸邊的甲三師和韋俊部投降。

褚汝航和夏鑾兩人只得率領本營一半不到的湘軍將士,一共四百餘人,逃往沙湖口,卻被堵在那裡的乙十師幾輪火炮一發,擊沉幾艘長龍船,手下湘軍哨官心下發寒,又降了幾哨,最後,只剩下褚汝航和夏鑾旗艦各快蟹船再加三名心腹哨官的三艘長龍船,被乙十師和唐正才張子朋所部圍住截殺,全軍覆沒,褚汝航和夏鑾兩人寧死不降,投水自盡。

而逃出城外沒多遠的糊北巡撫青麟和武昌府同知勞光泰,很快便被韋俊率領的三百騎兵追上,殺了數十人後,糊北學政馮培元和武昌府同知勞光泰寧死不降,自盡而死,反倒是糊北巡撫青麟,被韋俊圍住便立馬投降。

至此,整個武昌一帶,全被討虜軍攻克下來。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